正文 第27章 20幾歲,玩轉商務公關,讓你拉著業績跑(4)(2 / 2)

“這次能找到你家,是得到了王局長的介紹,他還請我代他向您問好……”

“說實在的,第一次見您就使我十分高興……聽王局長說,你們的公司還沒有吸塵器……”

第二天,他再向該公司推銷吸塵器便成功了。

這位推銷員的高明之處是有意撇開自己,借助王局長的影響力,令對方很快就接受了。

素不相識,陌路相逢,讓所求之人了解你與他是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雖然十分牽強,但一般人不駁朋友的麵子,也不至於讓你吃閉門羹。這是一條與客戶建立親密關係的捷徑。

與客戶打交道,通過第三者的言談,來傳達自己的心情和願望,在推銷過程中是常有的事。人們會不自覺地發揮這一技巧,比如:“我聽同事老張說,您是個熱心人,求您辦這件事肯定錯不了……”但要當心,這種話不是說說而已,不能太離譜,一定要事先做些調查研究。

在借用第三者影響力推銷的時候,第三者提供的情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與客戶的初次會麵有重大意義時,更應該盡可能多地收集對方的資料。但是,對於第三者提供的情況,也不能盡信,還要根據需要有所取舍,結合自己的臨場觀察、切身體驗靈活應用。

讓顧客時時感覺占了便宜

顧客都希望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利用好對方想占便宜的心理,我們的推銷就容易多了。

某兄弟倆開了一家服裝店,哥哥當老板,弟弟當夥計。弟弟把一個個客戶攬進店裏,介紹優點,讓客戶試衣服。試上一陣子,客戶往往會隨口問:“這件衣服多少錢?”這時,弟弟就把手放在耳朵旁裝聾,大聲反問:“你說什麼?”

“這衣服多少錢?”客戶又高聲重複一遍。

“噢,價格嗎,待我問問老板。對不起,我的耳朵不大好。”

他轉身向坐在櫃台前的哥哥大聲叫道:“老板,這件全毛服裝定價是多少?”

老板抬起頭,看了客戶一眼,答道:“那套嗎?七十二元!”

“多少?”

“七——十——二——元!”老板一板一眼地喊道。

於是,弟弟回過身來,微笑著對客戶說:“先生,四十二元!”

客戶以為那“聾夥計”弄錯了,自己走了好運,趕緊掏錢買了就走。

其實,那件衣服並不值四十二元。

人們在消費時總是存在心理上的不平衡,認為自己是吃虧的。在某些商場中擺放同樣的物品,僅僅一方標注的是處理品,一方是正品,價格有變化,消費者往往選擇購買處理商品,盡管有些並不是必需品。實際上,商家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這也是利用客戶貪小便宜的心理。

布魯斯·艾裏斯是美國內華達州房地產專家,認為有時候自我貶低的說法往往能出奇製勝。下麵其他的經驗之談。

在房地產業務中,經常需要用車帶客戶去看房子,這個時候不要斤斤計較,為省汽油而乘客戶的車去。在客戶的車裏你沒有主動權,他們能夠決定什麼時候結束參觀,因為他們時刻都保持著主動權。

在去看房子的路上,不要選擇沿途破敗不堪的路走,要選擇景色優美的路線。不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閑談上,而要否定地、消極地去談這幢房子:“它確實價格很高,還需要內外噴漆、刷漿。”

如果你不在去的路上向他提出這些問題,客戶就會在到達後向你提出,你要在此之前把“彈藥”從他們身邊拿走。

如果那房子不好,把它說得更糟——牆已變得這樣,地毯還需要那樣,草坪上的草有這麼高,真的需要大費周折,條件真是壞透了,然後告訴客戶,價錢要比普通市價低12000美元。

當他們到達時,他們會為這個價格感到興奮,當看到房子時更會抑製不住地說:“你知道,它並不是那麼糟糕。”

如果你事先沒有告訴他們,他們會在接下來的15分鍾裏向你嘮叨不停、怨聲載道——他們不得不為維修付一大筆錢。

當客戶看房子時,讓客戶隨時隨地告訴你任何他們不喜歡的地方,去感覺他們最滿意的部分——優雅的書房、可愛的廚房、就餐室,看完所有的部分後再返回去找最吸引他們的地方,要使他們最後的記憶變得美好。

你知道廚房有一個微波爐,但你並不指出來,說:“嗨,這房子具備你們所想要的所有特點——可愛的書房,完全現代化的廚房,幾乎應有盡有,等一下,我不記得是否有個微波爐,你注意到了嗎?”

如果他沒有發現,讓他返回廚房,然後對你說:“嘿!這兒有個微波爐,它竟然還帶著個微波爐!”

像上述案例中這樣,給客戶一種占便宜的感覺,會讓他們更快地下定決心購買我們的產品,畢竟每個人都想花最少的錢買最多的東西,這是普遍人性,也是推銷人員最需利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