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職業情況
不同行業有不同行業的批評要求;同一行業,不同工種、不同職務級別有不同的批評藝術。對老員工和初學者,對擔任領導工作的下屬和一般工作人員的批評是不一樣的。一般說來,隨著下屬工作熟練程度和行政級別的提高,要求應該越來越嚴格。
2.年齡情況
對不同年齡的人的批評是有差別的。對年長的人,一般應運用商討的語言;對同齡人,因為彼此共同的地方多一些,就可以比較自由;對年輕的下屬,就應適當增加開導的話語,以使其印象深刻。
3.知識、閱曆情況
不同的下屬,知識、閱曆情況是不同的,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必須根據其知識、閱曆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語言藝術。有幾十年工齡的下屬,你一聲輕歎,就會勾起他對過去的回憶,從而激發心中的共鳴;受過高等教育的下屬,可能因你對某些艱深理論的諳熟而對你產生由衷的敬意;知識、閱曆深的人需要講清道理,有時隻需蜻蜓點水,他便能心領神會;相反,對知識、閱曆淺的人必須講清利害關係,他們看重的是結果,而不理會其過程。
4.心理情況
領導者批評下屬時必須首先在心理上充分了解對方,否則是不會成功的。
領導者在批評膽汁質類型的下屬時不宜使用帶有太多情感色彩的語言,但也不能因怕起“火”而不敢點,而是要擺出事實和道理,不給其任何發作的借口。對多血質類型的下屬要適當給予情感刺激,激發其前進的活力。對抑鬱質類型的下屬,批評的語言以點到為妥,要盡量消除彼此之間的距離感,增加感情上的認同。對待黏液質類型的下屬,批評時要留有餘地,給對方思考的空間。
一般說來,對於改正錯誤、改進工作有濃厚興趣的下屬,領導者的指導性批評無異於一支清醒劑,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而對那種缺乏工作興趣的人,則需要多費口舌調動或激發其工作興趣。對於那些無視批評、屢教不改的人,在嚴厲批評的同時,也要采取一定的組織行政措施,以儆效尤。
用距離樹立領導者的威嚴
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獲得下屬的尊重,但也要與下屬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下屬之間的嫉妒和緊張,堅決拒絕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防止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領導者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樹立威嚴,這對於領導者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有好處的。當眾與下屬稱兄道弟隻能降低你的威信,開始對你的命令不當一回事。
另外,隱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讓你的下屬過多了解你的隱私對你來說隻能是一種潛在的危險。你敢肯定他不會把你的秘密公之於眾嗎?你能確定他不會利用你的弱點來打垮你嗎?你可以是下屬事業上的夥伴、工作上的朋友,但千萬不要與他成為哥們兒。
在日常管理中,你是否會聽到下屬這樣議論你:前天還與我們有說有笑吃晚飯,今天卻把我叫到辦公室給訓了一頓,一會兒把我們當朋友,一會又要做我們的主管,真沒想到他在獲得提拔後會這樣對待我們,太令人失望了。
領導者與下屬等級還是有別的,扮演的角色更是截然不同。作為一名上級,最不討好的事情就是糾正下屬的行為,尤其是在工作進展不順利時。如果你一方麵想當下屬的好朋友,另一方麵又想當好領導者,這隻會讓你吃力不討好。你的下屬會對你的“兩麵派”行為懷恨在心,而你的上司則會怪你辦事不力,你隻好兩頭受氣。
總之,如果你是一名領導者,不論你是新上任的,還是已經成為領導多年了的,你都應該與下屬保持適當的距離,親疏有度。這樣才能用距離樹立你領導者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