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蘇州嫁婦(1 / 2)

隻見這大花轎金珠為頂(紹興的鄉紳所贈),錦緞為麵,上麵五彩斑斕,金光燦燦,描繡著各種吉祥的花鳥蟲魚,看得人眼花繚亂。這讓蘇州的賓客們確實大開眼界,因為蘇州這地方雅得很,雖然喜事也要披紅掛彩,可喜轎不過是青絹所製,上麵挎著大紅的彩帶罷了。

轎子停在了門口,陳惇從馬上下來,一路被簇擁進去。

在眾賓客的稱讚聲中,陳惇將厚厚一本聘禮清單遞了上去,陸忠笑眯眯接過了,陸三老爺裝模作樣翻看了幾頁,方才道:“嬌客所為何來?”

嗨,這就是明知故問了,但沒辦法,古人結親都是這麼個明知故問的禮節。

陳惇就道:“特來納征。”

這時候娶親,一定要行正式的三書六禮,所謂的三書就是聘書、禮書和迎書,聘書即訂親之書,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之書。禮書即禮物清單,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而迎書就是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如今陳惇是來下禮書的,所以這禮物清單十分重要。而下禮書的同時,也就是所謂的納征,這是婚禮中繼親迎最重要的一環,即男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周,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到女方家中,之後雙方就可以合定良辰吉日了。

陳惇的聘禮除了紹興必備的油麻茶酒,還按照蘇州的習俗,準備禮餅,特意請了蘇州的點心師傅,趕做了六十六款蘇氏點心,什麼五彩皮蛋酥、蛋黃蓮蓉酥、紅綾蓮蓉酥、黃綾豆蓉酥、欖仁合桃酥等等,同時還有帖盒,也就是百果盒,裏頭裝著蓮子、百合、紅豆、綠豆、核桃、花生、桂圓幹、荔枝等等幹果,盒子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諸禮皆備,禮數齊全,在眾賓客的稱讚聲中,作為觀禮人同時也是儐客的唐順之就樂嗬嗬為他們手書一份婚啟,大概就是“主婚某人,有女某地某人憑媒某人議定配某人為婚,受聘銀若幹、禮錢若幹,擇吉某日過門成婚,此係兩願,再無言,今欲有憑,故立婚書存照。”

同時收下禮書的陸家要回帖一份,表示禮物收下了,於是這婚約就定下來,以後議定一個良辰吉日,新郎就可以來迎娶了。

陳惇這一方的人將陸老爺的回帖心收好,示意雙方完成了大禮。陳惇這一刻心中還是激動的,因為他和陸近真的終於走到了一起,不是曆經千難萬險,卻也真的好事多磨,想起他們從認識到相知再到兩情不渝,倒讓陳惇一時唏噓感歎。

而唐順之似乎還要再打趣一下這個心愛的弟子,又道:“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這婚書上應該刪去‘他年’這倆字,我是恨不得轉過年去就看到徒孫落地,不知道吳翁、陸翁以為如何?”

陸執懋還沒什麼,樂嗬嗬隻顧著笑了,倒是吳奐開口道:“轉過年去恐怕不能,我是打算要他參加明年的春闈之後,再議成親之事。”

眾賓客一聽倒也都覺得在情理之中:“……解元郎高中,是要一鼓作氣參加明年的春闈,最好一舉拿下會元、狀元,到那個時候,再回蘇州迎娶陸氏女郎,卻又是個雙喜臨門!”

唯有陸執懋暗暗焦急,心道能考中自然好,若是考不中了難道還要再往後等三年?雖他是恨不能將自己的掌上明珠一直留在身邊,但女大不由人,女兒長大總是要出嫁的,他就是把這毛腳女婿挑出來一百個毛病,最後還得把女兒嫁給他。

雖陸東君如今年紀也隻不過是十七,完全等得三年,但若是三年還不中,難道還要往後推,這豈不是白白耽誤了大好時光?

吳奐是一眼就看穿了陸執懋的想法,哈哈一笑道:“我已經跟他商定,春闈之後不管是否考中,都會回蘇州完婚。”

看著放下一顆心的陸執懋和故作無奈的陳惇,吳奐又佯怒道:“你這子,在剩下幾個月的時間裏不許貪玩,把一顆遊蕩不知道哪兒去了的心思都給我收回來,好好讀書!”

陳惇不由得做了個鬼臉:“是,聽姥爺的。”

而此時,被陳惇請來的全福女子在後院裏服侍陸近真更衣,把那脂粉香澤,用意修飾;花鈿繡襖,極其華麗,香風拂拂,不一會兒一個彷如玉人一般的人物就被收拾妥當了。

這四個全福女人更像是插戴婆子一般,把那金簪玉器直往陸近真的頭上身上穿戴,要陸近真平日裏最不愛喜歡滿頭插戴,珠光寶氣的,但今日偏偏來者不拒,戴上了一套套的首飾,緋紅著一張臉,任這些婆子們誇讚的吉祥話一籮筐一籮筐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