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5章 千裏為官,隻是為官
——公務員要懂得江湖“潛規則”
身處官場,可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平時很多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住住會決定自己的前途,所以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以免節外生枝,影響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在辦公室裏應該注意哪些處事“潛規則”呢?
江湖閱曆25: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小磊最近很鬱悶,自從考上公務員以來,他覺得自己越來越窩火——辦公室裏吃勁兒的活兒都是他幹的,可領導卻偏偏青睞另一個“能力低下”的家夥。“不就因為他會拍馬屁嘛!簡直就是一個馬屁精!領導為什麼就喜歡他呢?”
其實,像小磊這種困惑是很正常的。大凡當領導的,一般都偏愛會逢迎自己的人,俗話說:“閻羅王都喜歡拍馬屁的。”體驗被下屬讚美的奇妙感覺是很多領導們最喜歡的。陳科長前些天的一次會議發言之後,他手底下的那幫小美女一下子圍攏過來:“老大,你講得太棒了!”“就是,真給咱們部門長臉!”“下回有機會教我們兩招!”……老陳連連擺手,嘴上說著“哪裏哪裏”,心裏還是忍不住樂開了花。
縱觀古今官場,拍馬屁的事屢見不鮮,拍馬場上強手如雲。東漢平帝死後,王莽挾皇帝以號令天下,但想稱帝又名不正言不順,有一名“馬屁官”上書說:“漢朝氣數已盡,新朝得立,實乃天命。”其他官員紛紛附和,王莽欣然稱帝,拍馬者盡皆雞犬升天。在唐玄宗時代,一次在朝廷上,唐玄宗介紹太子與安祿山見麵,結果安祿山對太子不行下拜之禮,唐玄宗罵安祿山,沒想到安祿山卻說“臣是愚笨之人,隻知有陛下,不知有太子”。一句得體的話讓唐玄宗龍顏大悅,甚至認為安祿山忠君。之後,安祿山又拜比他小十歲的楊貴妃為養母,每次上朝,總是當著唐玄宗的麵,先拜楊貴妃,再拜唐玄宗。開始,唐玄宗有些不快,可是安祿山卻說“臣是番人,番人習慣是先拜母,再拜父”。這句話使唐玄宗再度龍心大悅,更加信任安祿山。
一提起拍馬屁,很多朋友就會心生厭惡,眼前立刻會浮現出溜須逢迎、點頭哈腰的奴才相。其實,正是這些露骨、直白、毫無技術含量的低級馬屁精們敗壞了馬屁藝術,導致了拍馬智慧這一千古流傳下來的文明被打上了“傷風敗俗”的烙印,以至於很多人“望馬生畏”,在“拍”與“不拍”之間迷茫彷徨,給本來就已經壓力重重的現代人徒增不少額外的心理負擔。
我們不應該對拍馬屁過於敏感,而應該將拍馬屁當做是一種正常的交流溝通方式來對待。現代官場很多事情確實很無奈,領導掌握著你的加薪、晉升、培訓、重用等方麵的諸多生殺大權,“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大家都不容易,為了多加點薪水,晉升得快一點,你給自己的上司說幾句好聽的話,這有什麼錯?
有一些朋友也想拍馬屁,但缺乏必要的拍馬技巧訓練,往往拍馬不成,反被馬踢,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還落下個馬屁精的名聲,所以,既要有拍馬之心,也要有拍馬之能。
會拍馬屁者,能拍得主人開心,旁觀者不煩。局長剛和朋友在辦公室說完事,小秘書進來,看見局長比較愜意,於是假裝表情凝重地對局長說:“局長,你最近臉色很不好,感覺你特疲憊。等忙完這陣去醫院檢查一下,有什麼事別耽誤了啊。”
這樣的話,一般的領導是很受用的。此話說出,如果局長不搭碴兒,就到此打住,也不傷大雅,等待以後再找別的機會繼續拍。如果局長高興了,會說兩句工作太累的言辭,小秘書再察言觀色地進上幾句適可而止的話,撓得局長耳朵根子癢癢的,感覺小秘書真的很懂事。
而局長的朋友在旁邊看見了,心裏也在琢磨:這小夥還真善解人意。於是,整得大家都挺高興。哪天什麼地方有個空位置,局長正在猶豫是不是讓小夥子去填補,朋友於是也幫小夥說兩句好話。用誰不是用呀!可能事情就這樣辦成了。
一天,張處長同他的一個熟悉的朋友因為一點事情鬧了個誤會,二人爭執得很厲害。正當他們把誤會解開的當口,處長新挑選的小秘書來了。這小夥子以前沒有接觸過處長,也不明就裏,上來就對處長的朋友大聲指責。口中還念念有詞地說:“我們處長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整天勞累,你還在說三道四,太不尊重領導了……”
典型的一個馬屁精!此話看似幫了處長的忙,其實他把處長推向了尷尬的境地。因為對方是處長的老朋友,爭執是常有的事情。可是,秘書這一摻和,弄得處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很不舒服,都沒話可說了。
馬屁不能亂拍。當你見到你的女上司──典型的肥婆,正氣呼呼地從外麵走來。你上去就來一句“經理,你今天真漂亮”。此時的她會恨不得扇你一巴掌。所以拍馬屁的技巧一定要掌握。
江湖閱曆26:細節決定成敗
對於公務員來說,身處官場,可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平時很多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會決定自己的前途,所以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以免節外生枝,影響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在辦公室裏應該注意哪些處事“規則”呢?
不要搞小圈子。跟每一位同事保持友好的關係,盡量不要被人認為你是屬於哪個圈子的人,這無意中縮窄了你的人際網絡,對你沒好處。盡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避免牽扯進辦公室政治或鬥爭中。不搬弄是非,自能獲取別人的信任和好感。也千萬不要參與到公司內部利益集團間的爭鬥。每個單位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幫派勢力,如果不慎,就會稀裏糊塗地上了“賊船”。盲目地加入某一夥,這就等於自動地成了另一派的敵人。最好的辦法是弄清單位的各種複雜關係,分析利弊,保持中立,這樣才不至於因某一派失利而受損。
不要總是打探別人的私事。有些人覺得詢問別人的一些家事,是在關心別人,其實不然。關心同事是好事,但也要有分寸,不要什麼都問。有些事情能說的人家自己會說,不能說的就別去挖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時,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說漏了嘴,對此,你不要去探聽,不要想問個究竟。有些人熱衷於探聽,事事都想了解得明明白白,根根梢梢都想弄清楚,這種人是不會得到別人信任的。你喜歡探聽,即使什麼目的也沒有,人家也會忌你三分。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探聽人家私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不要和別人都劃清界限。同事帶點零食到辦公室,分給你時,你就不要推,不要因為難為情而一概拒絕。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樣做會欠人“人情”,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一點小東西是溝通大家感情的重要元素,你要總是拒絕,別人會認為你不合群。人家熱情分送,你卻每每冷拒,時間一長,人家就有理由說你清高和傲慢,覺得你難以相處了。
同事之間,不要有過多的金錢往來。和同事金錢上的往來要謹慎,物質利益的問題往往會成為影響同事關係的一大障礙。可是同事之間有些物質往來又是難免的,如借錢借物或饋贈禮品。遇上這種情況切忌馬虎,每一項都應記得清楚明白,即使是小的款項,也應記在備忘錄上,以提醒自己及時歸還,以免遺忘,引起誤會。
不要背後議論同事。不負責任的議論,不僅失去了交往的目的,而且會傷害同事間融洽的感情。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應盡可能避免說別人的短處。有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傳揚出去會挫傷他人的自尊心。另外,更不要向領導說同事的壞話。打小報告的人,即使你說得再是實情,也會使別人對你的人品產生懷疑。如能客觀地對別人進行評論,甚至於稱讚與你關係不和的人的優點,則會使領導更多地對你本人產生好感。
別總和某個人說“悄悄話”。要保持辦公室的平衡,對每一個人都要盡量始終處於不即不離的狀態,也就是說,不要對其中某一個人特別親近或特別疏遠。平時,不要老是和同一個人說悄悄話,進進出出也不要總是和一個人。否則,你們兩個也許親近了,但疏遠的可能更多,而且這樣也會讓其他人感覺不舒服。如果你經常和同一個人“咬耳朵”,別人進來又不說了,那麼別人難免會產生你們在說人家壞話的想法,影響同事之間的感情。
做好人要掌握尺度。有些人很“仗義”,經常分擔別人的工作,其實無論多麼要好的同事,背著領導互相分擔或幫助別人工作對你都是不利的。各有各的職責分工,它是一種有序的製度。如果你主動幫忙,別人會以為你想搶功勞,如果被請幫忙,肯定是難題,一旦被領導知道,說不定會懲罰你。互相幫助、鼓勵是件好事,但應當避免多餘的幫助與隨意的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