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了解工作環境。最好能見到你的頂頭上司,還可以請他介紹你認識周圍的同事。可以要求參觀你的工作地點,這樣就能讓你了解今後的工作環境。
如果得到麵試機會,你應該準備好可能被問到的問題,以及你想問公司的問題。此外,建議求職者在麵試中多提各種問題,盡量把握主動權,如果在麵試時有遺漏的問題,可以在麵試後打電話進一步了解。也可以請招聘經理詳細解釋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各種福利待遇、培訓機會和長期職業發展規劃。
合同條款清晰,確保工作合同上明確地注明了各種待遇,包括薪水、獎金、年假、醫療福利以及培訓等。有些人在跳槽後發現自己遭遇陷阱,當初被許諾的職位福利待遇並未實現,卻無可奈何,就是因為當初沒有在合同上明文列明這些情況。
當員工在新公司開始工作時,他們可以在午餐和下班後和同事加強聯係,參加公司的各種活動,加入相關的委員會,比如慈善委員會或社會責任委員會等,主動融入新公司。
江湖閱曆19:年輕人,不要跳槽“上癮”
阿峰是標準的跳跳族。他在新單位上班剛十天,就想辭職,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他如願辭職。然後馬上到另一個單位上班,剛上班沒幾天,就三天兩頭地給朋友打電話,讓他們幫著看看有沒有其他單位的“其他機會”。
雖然他在銷售方麵很多年的經驗都是實戰而來,也算得上一個人才,但到一個單位就挑三揀四,到一個單位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將工作做好,而是這單位不行,就趕緊跳槽。所以他在銷售這行做了這麼多年,卻一直從事著基層工作,從來沒有被提升過,薪水也沒有大幅的提升。
在企業裏,跳槽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跳得越來越頻繁了。這些人在一個又一個企業之間穿梭來往,不像是企業職員,倒像是觀光遊客。不同的人跳槽的原因可能不同,但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麵可能是企業的原因,如企業太小,老板太無能,員工待下去沒有太大的發展;另一方麵則可能是員工的原因,如對工作失去了興趣,想換換新環境,又或者有企業開出了更高的酬金等。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員工的跳槽,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多數情況下,跳槽是得不償失的。
這些人看起來很風光很瀟灑。事實上,在他們中間,除了少數人在跳來跳去中獲取高職位和高薪水外,大多數人失去的比得到的多。除非你在某個行業中早已被證明是拔尖的人才,否則,是不會有哪個老板在你一進入企業時就給你高職位和高薪水的。老板提拔一個人,總是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考察,不是他不願意提拔,而是他不願意冒險提拔一個不了解的人。一旦提拔錯了,對被提拔者來說是痛苦,對企業更意味著損失。
單位存在缺點,因為這些缺點的存在,你才有“工作”的機會。如果看到缺點就想逃走,這樣的人才,也不能稱之為人才。遊戲都有規則,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如果將工作的目的看成為老板分憂,如果將工作當成是一種挑戰,即使離開,也一定是在有所作為的基礎上。
許多有傑出成就的人都離不開積累。知識、財富需要積累,人生的體驗也需要積累,而積累總是在一定的時期內才能完成。對許多就業者來說,在一個企業待上三四個月,應該說對企業才剛有一個了解,崗位技能也才剛上手,這時候跳槽,對個人來說,是一種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對企業則是不負責任。太過頻繁的跳槽也容易使人才本身缺乏對事業的成就感,從而做事馬虎、不負責任,不利於其敬業精神的培養。
盲目跳槽可能惹來情緒障礙。一名20多歲的年輕人走進了心理門診,他告訴心理醫生,由於公司崗位調整,加之自己又渴望更好的工作,便下決心跳槽,現在已經換了三家單位,但仍然不滿意,想繼續換工作。心理學家認為,類似這位年輕人的例子並不多,但現實生活中,明明工作合適甚至讓常人都非常羨慕,卻偏偏拚命跳槽的卻大有人在,這些人往往是心理出了偏差。
跳槽的危險係數太大,不是任何人都適合跳槽的。而且過於頻繁的跳槽會損害一個人的職業形象,容易給老板留下不夠忠誠的印象。當然,並不是說就不能跳槽了,因為“忠誠”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你的老板是一個值得你忠誠的人,你所在的企業是一個值得你死守的地方。
企業裏那些元老級的員工是最受人尊敬的,即使他們沒有過人的才幹,也沒有幹出過一番豐功偉績,但是,他們用一生的精力履行了對企業的忠誠,所以說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
奉勸那些愛跳槽的人:忠誠於你的企業,忠誠於你的老板,多一點耐心,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跳槽。因為每跳一次槽,你在企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失去,包括你創造的業績,你留下的好印象,你建立的人際關係等。再者,即使你最終要跳槽,你也要留下美好的印象在企業,以及留下好印象在這個行業中,讓下一個老板看上你。如果是下一個老板來挖你,那麼,你的高職位和高薪水自然就來了。
江湖閱曆20:跳槽失敗,怎麼走出來?
在一家大型企業從事計算機工作的東子非常鬱悶。陷入跳槽失敗困境的他,有些一蹶不振,整日無精打采地工作,心中萌生悔意,“當初還不如不跳槽呢!”
東子從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私企找到了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起初,東子很高興,當今大學生就業這麼難,自己不僅畢業就順利就業,而且每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薪金,這在同學當中已算不錯了。可兩三個月後,東子的好心情漸漸沒了。起因是同學的好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他耳朵裏,“大力跳到了外企,工資掙到四千多呢!”“小可換了工作,年薪七八萬!”……
看著同學們都飛速地發展,東子心急如焚,他開始對自己眼前的工作不滿起來。收入不算多,有時還加班,公司名氣不大,跟人說起來不是很有麵子。思來想去,東子決定“跳槽”。此後,他頻頻光顧人才市場,專盯著工資高的單位。兩個星期後,東子在一家大型企業找到了工作。月薪近四千,還有帶薪休假,年終月份雙薪。這讓他很滿意。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東子發現自己在新單位好似一個打雜的,雖然也是搞計算機,但與計算機無關的一些工作,比如跑個腿之類的也叫他做。而相對重要的工作都是單位“老人”來做,不讓他這個“新人”插手,而且公司還經常以各種理由扣他的工資。而跳槽前的單位,東子雖然是應屆畢業生,但部門主任卻十分器重他,一些棘手的難題也讓他參與解決,月薪雖然不多,但給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看重眼前的薪酬卻忽視了未來的發展,東子認為自己跳槽失敗是因為目光短淺,未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現在的東子,整天悶悶不樂,工作也不積極,他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前途……其實像東子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跳槽跳得自己迷失了方向,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那麼該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呢?
“跳錯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職場人士在跳錯槽後不總結,不規劃,進而步入因為一次跳槽失利而一跳再跳的跳槽慣性怪圈中,那將會使你的職業生涯變得更糟。”職場專家提醒職場人士,發現自己跳錯槽後,與其自憐自艾浪費時間,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調整心態,讓自己盡快進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既然事情已經發生,與其把心思浪費在又一輪跳槽上,還不如積極主動地在現有的狀態中尋找突破的機會。也就是說,不妨用心做好手邊的工作,說不定會從不適合的表象下,找到適合你的機會所在。
堅持做滿三個月,確定新崗位是否真的不適合。所謂萬事開頭難,當人們跳槽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後,總是需要很長的一段適應時間。因此,可以先嚐試著做滿三個月,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能力適應現在的工作。說不定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後你會發現,自己對手頭工作已經遊刃有餘了。另外,也有一些人一開始就找錯了跳槽方向,以至於使自己離職業目標越來越遠。即使這樣,也不妨做滿三個月,利用這段時期對自己做一個更好的定位,為自己再次起航做好充分準備。
尋找內部跳槽機會。現在還有一種跳槽情況,叫做內部跳槽。如果確定不是很適應目前的工作。不妨和領導溝通,讓領導明白自己的專長和經驗更能夠在哪一類型的工作中發揮所長,看領導是否能讓內部跳槽,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做好職場規劃,避免再次跳槽失敗。一般來說,有三種跳槽心態最容易造成跳槽失敗:第一,為了跳槽而跳槽,將跳槽看成解決工作難題的萬能鑰匙;第二,跳槽隻是隨性所至,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能力;第三,盲目被招聘單位的規模、名氣、待遇或職位吸引,對選擇欠缺謹慎。
所以說,跳槽失敗大多發生在缺乏職業規劃的情況下。因此,要降低跳槽的風險,職場人士在跳槽前應先製訂詳細的職場定位和職場規劃,這樣才能有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