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要知道的108個江湖閱曆04.txt(2 / 3)

像周先生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非理性跳槽”,選擇一份工作不能隻看薪水這一個條件,即使當初跳的時候是因為高薪,但是等他真正到了新單位,要麵對的還有很多別的東西,如果沒有真正分析、了解自己和企業,這種跳槽往往會失敗。

跳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策略。“人往高處走”固然沒有錯,但是,說來輕巧的一句話卻包含了為什麼“走”、什麼是“高”、怎麼“走”、什麼時候“走”,以及“走”了以後怎麼辦等一係列問題。那麼,年輕人應該怎樣進行一次成功的跳槽呢?

確定跳槽的動機。一個人跳槽的動機一般有如下兩種:一是被動的跳槽,即個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不得不跳槽,這裏又具體包括對人際關係(包括上、下級關係)、工作內容、工作崗位、工作待遇、工作環境或工作條件、發展機會的不滿意等方麵。比如,如果你與上司關係不融洽,覺得得不到發展,你自己也感覺無法適應目前的環境,那麼恐怕就要考慮換個環境試試了;二是主動的跳槽,即麵對更好的工作條件,如待遇、工作環境、發展機會,自己經不住“誘惑”而跳槽;或者尋求更高的挑戰與報酬,比如你發現自己的能力應付目前的工作綽綽有餘,而且發現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的時候,你就不妨考慮換個工作試試。

跳槽前的心理準備。是否具有積極成熟、麵對壓力的心態非常關鍵。打從下定決心要換工作,在寄出履曆表前先反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希望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職務?這項工作職務需要何種技能和專業知識?我要進入哪一個行業?它是我所熟悉的嗎?從哪裏收集到以上資料?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如果還有不足之處是否需要再進修?能承受麵對新環境、新企業文化的壓力嗎?這樣你會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如果不是很清楚,就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有些人隻是為了換工作而換工作,這是相當危險的轉職念頭。

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跳槽者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主動收集和尋求相關信息。定期瀏覽招聘網站,了解就業市場的情況,進行一定的研究;利用和建立自己的關係網,有調查顯示,有80%的工作機會來自口頭推薦;通過獵頭,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作並沒有刊登招聘廣告。然後,列出一張有可能的雇主清單,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和他們進行交流。

了解你的“新東家”。這是很必要的。霧裏看花花最美,所以你必須有一雙慧眼,看清新東家的真實麵孔,包括公司發展潛力、崗位前景、工作環境、薪水福利等等。在計算清楚“跳槽成本”之前,請不要輕舉妄動,否則暈暈乎乎地跳過去,一切又得從頭開始還不如從前豈不冤枉?

把握最佳的跳槽時機。“騎驢找馬”是很多人的經驗之談,但是這個經驗不一定對所有人都適用。如果你擁有出色的業績、良好的信譽和紮實的人際關係,基本上你可以自己掌控跳槽主動權。但是,如果你所有資質都一般,不妨找好退路後再伺機而動,否則很可能長期處於失業狀態。

向“老東家”真誠地說明情況。提早一個月寫封言辭真誠的辭職信,其內容應包括:離職原因、離職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謝的用語,也可針對原公司的情況再說些個人意見和建議,但語氣不能過激。和主管詳談跳槽理由或決定跳槽時間表。除了給自己找個適當的理由外,還應該與主管討論何時、如何讓同事們知道。

能帶走的資料要帶走。先確認是否有知識產權問題。傷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屬於自己的檔案可以帶走,但最好是早有準備,不要到了臨走那天,還在那裏匆匆忙忙地準備,難逃“瓜田李下”之嫌。

做好交接工作。找到新東家了,不要以為以前的工作就與自己無關了。凡事要善始善終,離開之前,應該盡量配合接你班的人做好交接工作,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辦好人事手續。有員工手冊的,當然要帶走;需要原公司寫工作證明的,也及時辦好;提早30天交辭職信,公司在接到你的辭職信後,自同意辭職起之後的7天內,必須辦好辭職手續。而在審批期間,最好不要擅自離職。這一步千萬不要有疏漏,以免在以後的職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江湖閱曆18:跳槽陷阱,要提防

跳槽是一種常見的職場現象,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對求職者而言,跳槽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平台,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跳槽順利抵達夢想的彼岸。

陷阱一:站著這山,看那山高

喬梁08年畢業後在一家服裝公司做銷售。他曾聽人說,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第一份工作往往都隻是一個跳板,都是做不長的。他覺得很有道理,剛畢業不應該“把自己定位太死”,應該多嚐試。上班沒多久,他就覺得銷售難做,所以趕緊跳槽找了一份網管的工作,但沒多久,他又覺得在網吧上班說出去不好聽,所以又換了……半年內他換了四份工作,現在更是閑賦在家。他很想盡快找到那份可以讓自己幹一輩子的工作,但讓他鬱悶的是,他找到的似乎都隻是晃晃悠悠的跳板。更讓他感到迷茫的是,現在連晃悠的跳板也不那麼好找了。

喬梁的經曆就像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故事。蘇格拉底讓柏拉圖在一段不能回頭的旅途中摘取最大最美的果實,一路上,柏拉圖扔了很多果實,因為他總覺得最好的在後麵,結果他發現後麵的果實越來越小。剛畢業的大學生,常常誤以為最好的機會都還在後麵,卻忘了珍惜眼前的。其實,一份工作的好與壞,都是相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新的機遇自然也會隨之而來。對職場新人而言,“一跳了之”是治標不治本,還會讓人心變得浮躁。

陷阱二:寧做雞頭,不當鳳尾

恒強在公司平時工作認真嚴謹,深得上司賞識,一步一步當上了總經理助理,而且公司領導有意要栽培他。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他認識了一個家族企業的老板。對方很誠懇地邀請他過去擔任公司總經理,並許以高薪。這對一直想獨立做一番事業的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他的觀念是,“寧做雞頭,不當鳳尾”。他不顧原公司領導的真誠挽留,毅然跳槽了。可是沒多久,他就嚐到了後悔的滋味:雖然擔著“總經理”的頭銜,但他並沒有什麼實權。因為家族企業的股東們對他這個“外人”戒心很重,處處限製他。當初許諾的高薪也因“業績不佳”而泡湯……

每個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希望通過跳槽找到更廣闊的發展平台,但事情不都是那麼順利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跳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衝動性,當機會擺在麵前時,忘了去判斷其真實性和可行性。“雞頭”還是“鳳尾”,隻是一種個人感覺,無所謂好壞,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個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源自於其對工作的掌控能力,而這種掌控力與個人職位和工作環境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所以麵對高薪高職的誘惑,職場精英們也要時時保持冷靜的頭腦,三思而後行。

陷阱三:放棄高薪,求穩定

Lucy在一家外企上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修煉成人人羨慕的“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可去年,因為一個進國企工作的機會使29歲的她左右為難:外企薪水雖高,但不穩定,稍不留神就可能下崗;國企雖然穩定,但薪水低不說,自己從前的努力也都將歸零。在家人看來,穩定比高薪更重要,而且,新單位寬鬆的工作環境可以讓她有時間考慮個人終身大事,兼顧家庭。最後,她抱著美好的憧憬跳槽了。可是很快她就發現,慢節奏的坐班生活並不適合自己,況且作為公司“新人”,整天被一群比她年紀還小的“資深”同事呼來喝去,真是既後悔又焦慮。

Lucy的這種心理很多職場女性都有,她們缺乏職業安全感,潛意識裏一直在尋求“穩定”。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特殊的需要。一般來說,初入社會的人背負的包袱少而衝力十足,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嚐試,可以在打拚中發現自己的長處並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成了家之後,可能更多地考慮穩定。穩定的工作帶來穩定的生活和穩定的心態,甚至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穩定。在這裏,穩定本身就成為一種有價值的收獲。所以,到底是要高薪還是要穩定,你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當下的心態和家庭的需求,順其自然。

在跳槽的路上有這麼多的陷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新東家”不夠了解,之前把一切事情想得過於美好,可到那才發現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於是悔之晚矣!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新東家”有足夠的了解,進而判斷是否適合自己呢?

對雇主聲望進行調查。對新公司環境的不了解,也是造成跳槽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對於求職者來說,對他們想工作的行業、領域以及公司作一定的調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感興趣的公司,他們應該對公司作為雇主的聲望進行調查。可以向朋友、同事了解公司的反饋信息,作為雇主的公司是否聲譽良好,並且有值得信賴的培訓和職業發展規劃,有良好的晉升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