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容量大,思維必然會更進一步,早期的智人逐漸意識到近親通婚的巨大危害,他們開始進一步排除同輩婚配,並且禁止族內通婚,實行族外婚製,由此,原始社會開始進入母係氏族公社時期,所謂“母係”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母係的血統來確定氏族成員。
氏族,不同於家族,氏族即是多個血親家族聯係起來的大集體,有共同的母係祖先,子女從母居,世係按女係計算,財產按母係繼承,共同勞動和分配享受勞動產品,女子在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社會進步,族外婚又發展成為對偶婚,互相通婚的氏族也成了部落產生的最初來源。
早期的對偶婚是男方偶爾去女方家中,但女性公社中的地位愈加提高,男方進而“居婦家”。
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後,男子在生產力的發展上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逐漸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到了約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係氏族公社取代了母係氏族公社,原始氏族製度開始走向解體,經過一個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的時期後,國家出現,原始社會終結,人類進入新的文明,奴隸社會的政治發展從此開始。
距現在約四五十萬年,北京猿人不僅懂得用火,甚至學會了保留火種,但他們仍屬於直立人,並且沒有什麼思想意識,同更早的先民一樣,他們打製石器無非也是為了適應自然生存,一物多用,考古發現的北京猿人頭骨,也沒有下頦,這直接限製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到了距今約10萬年左右的丁村人時期,他們已經打製出用途不同的石器,並且這些石器有明顯的多次加工的痕跡,可見他們的思維邁進了很大一步,至少已經懂得去思考人與自然相關的一些問題。
而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除了更加精細的石器,他們已經掌握了醇熟的打孔技術,還為自己製作了各種裝飾品,且在這些裝飾品上著了色,顯然,他們已有了美與醜的觀念。
但是,他們有道德觀念嗎?
或許從婚姻製度變化的某一刻,人們至少產生了一種道德觀。
所謂道德,學術話語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但我更喜歡另一種通俗的解讀,這段解讀來源於網絡中一則“五隻猴子吃香蕉”的故事:
人們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裏,並在籠子上方掛了一串香蕉,同時,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如果有猴子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濕。
起初,一隻猴子經不住誘惑去拿香蕉,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濕了。之後,又有猴子去拿香蕉,結果大家又被集體淋濕,這樣被淋濕幾次後,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將其中的一隻猴子放出,換進去一隻新猴子,這隻猴子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暴打了一頓,以免被水淋。這隻新猴子不甘心,多次試圖去拿香蕉,但在其他猴子的暴打下,有了一個認知: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挨打。
實驗人員再把另一隻舊猴子放出,再換上一隻新猴子進去。這隻新來的猴子也是急急地要去拿香蕉,一如剛發生的,這隻猴子被其他四隻猴子暴打了一頓。再後來,舊猴子一隻隻被替換出去,如今籠子裏隻有五隻新猴子,但是它們都不敢去動那香蕉,可它們都不知道為什麼,隻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