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投資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運籌帷幄做好投資決策(1)(2 / 3)

巨人集團在泡沫經濟中,由於過度投機,資金幾乎被調去彌補大廈這個“無底洞”,嚴重地影響了集團內其他業務的發展,導致今日巨人集團失去往日的氣概。像巨人集團這樣,曾經大名鼎鼎的明星企業,倒在泡沫經濟的也不算少數。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軌時期,國民經濟增長迅速。隨之也出現了一些泡沫經濟現象,某些行業中投資過熱,出現了幾撥比較大的投機熱潮,如股市投機、期貨投機和房地產投機,一些企業由於經受不住暴利的誘惑,也不考慮自己的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及其他因素,不願意耐心獲得正常利潤,而企圖從泡沫經濟中撈一把。對於它們來說,合理投機尚屬有情可原,但過度投機隻會讓企業快速走向滅亡。

2.投資單一。

在證券投資中,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對於企業的投資來說,道理也一樣。例如企業生產彩電,城市市場開發力度已比較大,再投資就不必非在城市市場與對手拚個你死我活,可以考慮廣闊的農村市場,因為即使在城市市場開發投入巨資後,不知對手會有什麼舉措,效果殊難預測,把所有的希望集中在城市市場上,風險較大,對於投資的地理區域也--樣,適當的分散化投資能夠降低一些投資風險。

3.趨熱避冷。

企業的投資有“趨熱避冷”的傾向。有些企業喜歡投資於熱門行業,希望有立竿見影的收益,盡量減少投資回收期。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但在泡沫經濟的時候,企業對未來的收益估計過於樂觀,對風險估計不足。因此,許多企業在泡沫經濟中成了犧牲品。目前:在基礎設施、能源、原材料這些以前屬於國家投資的行業,現在日益吸引了有遠見的企業家。因為這些行業投資大,見效慢,以前被不少企業視為冷門行業,不願意涉足這些領域,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國的基礎設施、能源、原材料仍屬於“瓶頸”產業,利潤額一直呈穩定的態勢,長期投資的價值並不低。因此,企業要樹立長期投資的觀念,適度盈利即可的觀念。

4.盲目冒險。

盲目擴張是非常要不得的,這會使優秀企業走向失敗,會使經營不善的行業加速死亡。因此,企業在投資之前,一定要謹慎預測盈利。沒有足夠投資回報的項目,不管投資規模如何可觀,投資方式如何先進,前景描述如何美妙,都是必須放棄的。要糾正“擴張,再擴張”的錯誤的思維定式。企業經營者要有清醒的頭腦,對企業要有合理的估計,對企業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發揮企業的優勢,確定企業投資適度的規模要樹立效益觀念,而不是“產值,銷售額”的觀念,確保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5.速成多元化。

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追求擴張追求多元化經營也無可厚非,但關鍵在於認識蘊含的風險和做好必要的準備,這樣才能避免跳入陷阱。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如果在不熟悉的行業大展拳腳,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這在實際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因為在新進入行業時,企業要麵對那些早已進入該行業的已有根基的對手,麵臨的競爭會比本行業更激烈。這對於企業本身的實力尤其是資金實力,是很大的考驗。上麵說了一些投資的“陷阱”和投資的判斷方法,目的決不是不鼓勵企業投資。相反,敲警鍾的目的是為了讓企業更善於投資。有些企業本善於投資,但很懼風險,畏縮不前,這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還要敢於投資。

企業也應樹立風險控製的意識,因為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但切記高風險不一定有高收益,企業一定要合理權衡風險和收益。即使要從事高風險投資,也要在泡沫初期入市,在泡沫破滅之前脫身。

要做到這一點,貪心一定不能過重,而且企業還要保持投資的靈活性,在投資於較大型的項目時,資金要分期分階段投入。一是有利於資金的籌措,因為一次籌措到大額資金的可能性不大,但分期分批一般就容易得多。二是有利於資金的管理。資金規模越大,管理的難度也越大。三是有利於“脫身”,也就是先期投入之後,若發現形勢不妙,可以及時放棄,保證“資金大部隊”的安全。

除了資金之外,技術因素也是應重視的問題。現代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術的競爭,而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是需要巨額現金的,企業擴張之時,需要考慮這樣的擴張能否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如需要或購買新技術,需要多少資金等。

最後就是管理。企業並購也好,進軍新領域也好,擴大規模也好,管理能否跟上是頭等的問題。同樣的員工,同樣的設備,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產生的效益絕對會不一樣。因此,在擴張之前,一定要合理評估企業的管理能力。

(第三節)投資與融資的綜合決策。

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經過證明,企業資金成本達到最低的時候,企業價值就達到最大,其基本公式是:企業總價值=預期息稅前盈餘÷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在此以前,公司的投資部經理通常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企業的投資決策上,他們認為隻有投資項目能夠賺取利潤時,企業總體價值才能增加。現在,融資活動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發生了直接的聯係。隻要實現籌資成本最小化,就可以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這直接導致了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融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在思維上的分離,這是錯誤的。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以投資與融資相結合,以投資帶動融資。融資決策應該是企業投資決策的一部分,融資和投資相互服務,形成綜合決策,才可以使企業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