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陽陽就總在我身邊,請求和我說說話。可我哪有時間啊?“陽陽,快去睡覺吧,媽媽要照顧奶奶,你自己玩一會兒睡覺啊,好孩子!”我一邊安慰,一邊把陽陽推出房間。
周六一早,我要帶婆婆去醫院,所以一早起來就收拾。陽陽也起來了,見我收拾東西,就乖乖在旁邊看。等我抽空刷牙的時候,陽陽說想和我說一句話,我含著牙膏沫說:“媽媽要帶奶奶去醫院,不能遲到,要不就不能給奶奶看病了。你趕緊去看看奶奶起床了沒有,乖啊!”陽陽隻好無奈地走了。
下午從醫院回來,已經一點多了。安頓好婆婆,我趕緊洗菜做飯,想必公公和陽陽已經很餓了。我正在切菜,陽陽站在廚房門口看著我,我以為他餓了,就說:“陽陽餓了吧,等會啊,媽媽馬上就做好飯了。”
可陽陽還站在那不動,我這才轉過身問他:“陽陽,怎麼了?”
陽陽看了看我,怯生生地說:“老師讓我告訴你周一幼兒園要開家長會,我知道媽媽忙,沒時間去,媽媽,你能打個電話給老師,告訴老師你去不了嗎?”
我這才想起陽陽從昨天到現在一直想和我說什麼,話還沒出口,就被我擋了回去,這幾天太忙,忙得我都沒時間聽陽陽說話了,也不知道這幾天他心裏在想什麼,在幼兒園有什麼事情發生。開家長會對孩子來說可是件大事,我卻連說句話的機會都沒給陽陽,我真是忙糊塗了。
“媽媽看看周一下午能不能請假,要是能請下假來一定去參加家長會,要是實在請不下來媽媽再給老師打電話好不好?”
聽說我可能請假去參加他的家長會,陽陽終於露出笑臉來,好像這一周還沒見陽陽笑過呢。我整天忙得焦頭爛額,恨不得自己會分身術,心情自然很糟糕,卻沒想到,情緒也是會傳染的,陽陽每天看我板著張臉,自己也沒心情笑了。
“媽媽這幾天都很忙,沒時間照顧你,你怨不怨媽媽啊?”我愧疚地問陽陽。
陽陽眨巴著眼說:“我知道媽媽忙,自己會乖乖的,不給媽媽添亂。可是,媽媽,你做飯的時候我可不可以和你說說話啊?我還可以幫你擇菜,我擇菜很幹淨的。媽媽,我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待一會兒。”
聽了陽陽的話,我更內疚了。陽陽這麼小就知道不給我添亂,隻是想在我做飯的時候和我說說話,這並不妨礙我做事啊!虧得他這麼小就能想出這麼好的方法來,我隻知道忙自己的事,卻從來沒考慮一下陽陽的感受,也沒想辦法多和陽陽交流一下,我這個媽媽當得真是有點不稱職呀!
心動不如行動,改變從現在開始。這次我沒趕陽陽走,而是讓陽陽留在我身邊看我做飯,聽他講幼兒園發生的那些趣事,時不時還讓他給我打個下手,給我拿個碗,剝個蔥。陽陽一直很開心,看著他快樂的笑,我的心情也不自覺地好多了。
從此以後,隻要能讓陽陽待在我身邊,我就盡量讓他陪著我,和他說話,讓他幫我做事,陽陽也很樂意幫我幹這幹那,還說等他長大了一定會好好孝順我,什麼都不讓我幹,就讓我歇著。我聽了那個樂啊!
很多年輕父母工作真的是特別忙,實在沒過多的時間給孩子,但是隻要你想和孩子溝通,就肯定能想出辦法來。解放不出雙手,還可以利用你的耳朵,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可以邊做家務邊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知道孩子有什麼需求,不要整天連孩子是高興還是難過都不知道。
傾聽是人與人溝通的重要方式,擅長傾聽的人更容易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我們都知道“聽”比“說”更重要,這一點不僅適用於大人之間的人際交往,也適用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往。與你喋喋不休的嘮叨和訓斥相比,孩子更喜歡你能安靜地聽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