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說:“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和你一樣。覺得自己平時上班忙,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孩子不是交給祖父母帶就是送到幼兒園去。覺得自己當父母的欠孩子太多,等下班回家或周末了就拚命補償孩子。不但寸步不離地守著孩子,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生怕孩子小嘴一撇哭了。有的孩子明明自己會穿衣吃飯,但隻要爸媽在,就什麼都不自己幹,非得讓爸媽幫他。爸媽還覺得這是孩子在和自己撒嬌呢,卻沒想到,長期這麼下去,孩子就會形成隻要有人幫我做我就不自己動手的心理。到最後,孩子本來會做的事情可能也因為懶惰等原因不做了。小時候沒養成好習慣,長大了就會有許多毛病,到時候再讓孩子改就難了。”
小影若有所思:“我隻想到現在工作忙給孩子的關愛不夠,於是想方設法補償孩子,沒想到,我隻考慮了眼前,沒替孩子的長遠打算,這樣下去豈不是害了孩子嗎!我覺得你家陽陽可懂事了,你是怎麼教育他的呀?”
小影的問題正是很多年輕的“忙爸媽”都在麵對的問題,他們都在抱怨有了孩子後自己的生活更加忙碌,卻不曾想過,是他們自己將自己的生活變得如此忙碌的。對孩子過度照顧,不但讓家長感覺分身乏術,對孩子的成長也無一利。於是,我給小影講起了陽陽小時候的故事。
那時候我和現在的小影一樣,總覺得自己隻顧著上班忽略了孩子,下班回家了就抱著陽陽玩個沒完沒了,陽陽黏我,我更黏他,晚上陽陽不睡我就一直哄,哄到我自己都快睡著了陽陽還睜著大眼睛東張西望,婆婆心疼我第二天還要上班太辛苦,就讓我去睡覺她來哄陽陽。這樣下去沒多久,我就感覺自己很累,每天都在疲於應付工作和孩子,工作量沒增加可我每天上班都感覺好累,我在想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一天在瀏覽親子論壇時,我看到一位媽媽寫了和我同樣的問題,很多媽媽都參與了討論,其中一位說的話猶如當頭棒喝,我看完一下子明白了我為什麼會這麼累。那位媽媽寫道:很多媽媽都說帶孩子太累,說孩子太纏人,一股腦兒將責任都推到孩子身上,卻沒想過,或許責任在你身上,是因為你對孩子付出的“愛”太多,對孩子放不開手,所以你才會這麼累。也許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你下班回家了就寸步不離地守著他,甚至有時候他想自己玩、想自己動手做點事情,你卻自以為是地說:“寶貝,媽媽陪你玩遊戲好不好”“寶貝,媽媽幫你做好不好”,硬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的自由權,你累,孩子也不快樂。
對孩子的“愛”太多,放不開手,才是導致我累的真正原因吧!弄清楚了原因後,我開始逐漸改變我的做法,下班回家後我不再抱著陽陽不放,而是和他玩一會兒就去幫婆婆做飯做家務,邊做邊和他聊天,讓他知道我一直在關注他。開始陽陽還喊我讓我過去陪他玩,後來他發現沒有了媽媽在旁邊指手畫腳自己玩得更開心,所以就不喊我了。沒有了我的幫助,他什麼都得自己動手,不到十點就累得睡著了,還省了我哄他睡覺,真是一舉多得呀。休息好了,白天精神就好,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
英國有句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父母愛你的孩子不要愛太多。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別扭,為人父母都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孩子,為什麼說不要給孩子的愛太多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給孩子的愛要把握尺度。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有價值的禮物就是“愛”,慷慨和無條件的愛,在每天的工作之餘,騰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做親子遊戲,讓孩子感覺到這份愛是必需的。但除了這些以外,父母更要合理地管束孩子,告訴孩子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