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決策(2)(2 / 2)

解決決策失誤的最佳對策就是堅決果斷、毫不遲疑地停止該決策的執行。對此,不能有絲毫的動搖。有錯就改、有錯必糾,應該是部門主管必須做到的。

4.彌補損失,挽回影響

無論決策失誤的損失程度和負麵影響的範圍大小,其不良後果總是存在的。為此,決策失誤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盡最大努力去消除和挽回不良影響和損失。對決策失誤的彌補首先應采取慎重的態度,周密地分析主要原因,切實擬定減少損失的方案和措施,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開展減損工作。

具體到每一項決策的失誤,其影響和損失的表現形式及程度、範圍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單一的,有的可能是交叉的,有的可能是複雜的、混合的,既有思想的、經濟的,也有情緒上的。因此,彌補決策失誤的著眼點、著力點應依具體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不能一概而論。

一是釜底抽薪法。主要是指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決策失誤的源頭、基礎上徹底予以否定,不留尾巴和任何後遺症。

二是抓住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糾正失誤的突破口,使失誤朝著有利於挽回損失的方向發展。根據利益最大化原則,糾正失誤,也必須以利大於弊的原則為基礎。判斷得失、權衡利弊,都要突出重點,突出主要問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患得患失。在錯綜複雜的問題和矛盾麵前,首先要注意抓住矛盾集中、反映強烈、帶有全局性的問題下氣力解決,以促使事情向積極方麵、有利方麵轉化。然後要一鼓作氣、有始有終,不能在解決了急難的決策失誤後就鬆一口氣或想緩一緩,卻沒注意到隻解決了表層問題,而未解決深層矛盾。這樣隻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者陷入連環套式的困難處境而難以自拔。解決決策失誤需要連續作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不斷尋找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解決主要矛盾和問題的良策。因此,從影響麵最廣、損失最大的方麵入手,先治表後治本,由淺入深,往往是挽回損失的最好突破口,以此為主線去實施突破,然後逐一排除和解決其他影響和損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三是注意挽回損失方案的係統性、完整性,進行軟著陸。決策失誤的原因是複雜的,造成的損失和消極影響往往涉及方方麵麵。因此,挽回和彌補決策失誤的對策就需要用係統的觀點、整體的觀點去考慮和思考。在把握解決突出矛盾、主要損失的問題時,要注意完整性和係統性,不能顧此失彼。

有些時候要注意雙管齊下,或多頭並進。每一步解決問題、挽回損失的方案都應為下一步作鋪墊、創造條件,要用聯係的觀點、係統的觀點去駕馭全局,推動事物朝著損失影響最小的方麵發展,力求軟著陸。

所謂軟著陸,就是要盡可能減少頻繁震蕩,從穩定大局出發,來設定每一項措施的具體落實和執行步驟,特別對決策失誤反響較大、負麵影響較多、直接損失明顯的方麵,更要注意平穩過渡和有理有序,盡力避免糾錯中的波動、震蕩和阻力,盡可能使舊有矛盾和問題得到集中解決,而不要造成舊矛盾未除又引發新的、更大的矛盾的狀況。因為新舊矛盾交織的情況,往往使問題更加複雜化。一個決策糾錯方案的出台,要考慮到下屬的承受能力,要堅持讓大多數人受益的原則,也要考慮分步實施、逐步推進,先行試點、再行推開以及出台相關的配套政策等,這些都是保證決策糾錯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要加強領導,建立責任製,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疏淤化積,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搞好民主決策,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搞好政務公開。同時,還要在決策糾錯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把決策失誤變成一筆寶貴的財富,而不能以“交學費”為名而草草了結。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是說所有失敗都是成功的起點,而是失敗後要吸取教訓,認真反思,這樣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否則就會一敗塗地,無法挽回。

總之,決策失誤是主管在工作中很可能要碰到的問題,如何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變壞事為好事,對部門主管來說不啻為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