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部門主管檢查指導的方法(1 / 3)

有布置而無檢查指導,是部門主管失職的表現;雖有檢查指導,但不得其法,缺乏這方麵的管理藝術,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根據許多部門主管的經驗,各部門主管要做好檢查指導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檢查下屬工作的方法

檢查下屬的工作,主要是檢查對計劃、任務、指標等方麵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看下屬是否理解準確、積極主動,是否按要求執行落實,這是檢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內容。檢查工作不是一件單一的、孤立的事情,它也是搜集信息、考察培養部屬、推進工作、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

1.檢查工作事先要有準備

檢查工作是一件嚴肅而細致的事情,如果毫無準備,心中無數,就不要進行,而應準備好了再說。所謂準備,就是對所要檢查的工作,在總形勢上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政策上比較熟悉,對傾向性問題也要心裏有底,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不然,檢查過程中,就容易出現有所不知,或說錯話、出歪主意的現象。同時,對檢查的重點在哪裏,哪個是關鍵部位,何處是薄弱環節,也要基本掌握,不然就會收效甚少。對於一些規模較大的、複雜的檢查項目,事先要有一個較詳盡的計劃,人力如何配備、時間如何安排、達到什麼要求、采取哪些方法步驟,都應事先討論明確,然後按照要求進行分工,各負其責。

2.檢查工作要明確標準

檢查工作沒有標準就等於無的放矢。一般地說,要以原來製定的目標和計劃為標準,但是又不能把這個標準看死了。它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所謂確定的,是說必須拿目標、計劃作為尺度來衡量實際工作情況,非此不成為檢查工作。所謂不確定的,就是不能削足適履,硬要客觀事實符合主觀認識。為此,檢查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以既定目標和計劃為標準,衡量工作進展情況及績效;第二步是以實踐結果為標準,分析其與原定目標的差距,找出得失成敗的原因,擬定糾正的措施。

3.檢查工作的常用方式

部門主管檢查下麵的工作運作情況,有多種途徑,方法也多種多樣,但常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跟蹤檢查和階段檢查相結合

跟蹤檢查是指伴隨著計劃的貫徹執行,緊跟著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偏差,隨時解決;而階段檢查則是指決策實施告一段落時,對這一階段的結果進行檢查,總結經驗教訓,以利再戰。這兩種檢查皆不可偏廢。如果隻抓階段檢查,沒有跟蹤檢查,那麼執行計劃過程中就容易形成自流,失去控製,等到過程告一段落,再來糾正偏差,往往已是亡羊補牢,損失過大。反之,隻抓跟蹤檢查,沒有階段檢查,就不能看到比較完整的麵貌,也無法進行比較係統的分析。因此,必須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2)由上而下檢查和自下而上檢查相結合

決策目標、計劃方案是由主管決定的,對於它的目的、意義,以至各個環節、措施,主管知道得最清楚。執行計劃的活動,則是在基層進行的。對於執行計劃在什麼地方發生故障,以及產生故障的原因,基層組織和廣大員工了解得最深刻。因而檢查總結工作,必須把由上而下同由下而上結合起來。

它可以調動上下兩方麵的積極性,有利於溝通從上到下的信息輸出渠道和從下到上的信息反饋渠道,達到信息的雙向交流。同時,也有利於管理者集思廣益。

(3)管理者檢查與專業部門檢查相結合

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沒有一個部門主管可以洞察一切錯綜複雜的情況,即使是有才幹的部門主管,也無法靠自己來檢查一切工作、掌握一切信息。所以在檢查工作中,應當充分發揮反饋係統、監督係統等職能機構的作用,或者組成臨時性的專門班子,吸收這種職能機構的行家參與工作。然而,管理者親身參加檢查也是絕對必要的。因為檢查總結是管理者的一項職能,不親身參加,就難以對貫徹執行決策的情況有深切了解和親身感受,當然也就不能充分發揮檢查工作的作用,對於再決策也會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