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推己及人,增強心理包容力。當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尊重、重用和某項待遇時,也應想到別人同樣會有這樣的渴望,或許條件比自己還充分;當自己感到難以承受失去某個機會的打擊時,也要考慮到別人會同樣失落和痛苦。
再次,擺正感情和原則的位置,對己嚴而不苛,對人善而不偏。處理同級間的無過錯性矛盾,從根本上講要保持公道。對自己而言,也不可一味退讓,凡合法權益要據理力爭,不應礙於麵子、人情或別人的霸氣和蠻氣而放棄。該得的不爭,實質上是破壞了相處的正當規則,會誘導和縱容一些同級的貪得心理,雖一時落了個講風格的虛名,卻留下了導致更大、更多矛盾的隱患。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持久和諧的同級關係的根本基礎是公平正當的規則,而不是感情。感情雖很重要,但感情用事隻能因小失大,使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對人而言,首要的是與人為善,但也不可因做順水人情而喪失原則。有些同級在處理相互關係時不能一視同仁,對私交好的總是向著、護著,極力放寬原則的尺度;對私交一般的則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然態度,公事公辦,顯得很講原則;對不投機的則有意無意地持排斥態度,不經意間抬高了原則的門檻,令人心裏窩火而又說不出。這樣做的結果,受到關愛的投桃報李,受到冷落或隱性刺激的如法炮製,正常的工作關係就容易受到損害,無過錯性矛盾就容易演變為過錯性矛盾。因此,處理無過錯性矛盾,不打個人小算盤,信任公道是關鍵。
3.行為上,講究以誠待人,並注意避嫌
在以上的章節中,我們講到過,同級主管間就某些問題的意見不合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主管之間相處目的意在適當地解決這些分歧,為此應注意把握三個要點。
其一,要保持良好的為人處世信用。在同級相處中,別人認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你。有些同級能力強,作風穩健,看人看事都很客觀,重諾守信,因而其他同級與其相處時感到非常放心,對其也容易做到推心置腹,許多猜疑和齟齬也就無從而生。即使已經產生了矛盾,對方也容易往好的方麵想,包容力也會大一些,也更容易化解。相反,有些同級由於能力或人品有欠缺,或者處世方式不當,曾留下過不良信用記錄,其他同級與其相處時就容易帶有成見或偏見,就容易招惹是非,受到誤解。這說明,個體信用就如同商品的品牌,對同級的接納程度有著非常關鍵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同級相處無小事,每一個當事者都應從提高和保持自身信用度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素質、能力和言行,做一個透明可靠的人。
其二,塑造良好的個性。同級領導的個性是豐富多彩的,沒有必要保持整齊劃一。但同級之間由於要長期近距離接觸,個性太強就容易造成相互傷害。現實中,有些同級能力很強,人品也不錯,工作上出力很大,且很有成效,但不足之處是個性太強,甚至有很多“毛病”。他們或爭強好勝,處處都想高人一頭;或者愛討口頭上的便宜,出語尖刻,令人不快和掃興;或者過於精明、計較,糾纏小事和細節,使與其合作共事者很累、不舒暢;或者規矩多,刻板生硬,相處了無情趣;或者脾氣火暴,疑神疑鬼,老虎屁股摸不得,讓人心存餘悸。這些個性上的不足,同級主管都應注意克服。
其三,善解人意,力避嫌疑。同級相處,關係再近,也有不宜點破的話題;職責再明,也有不易說清的事項。因此,要切忌觸犯別人的忌諱。如對對方的工作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應力求單獨與其說在當麵,不能隨意在對方的分管下屬麵前亂發議論,否則,即使你並無惡意,對方也容易認為你是別有用心。在涉及把關的問題時,即使對方所提要求明顯不當或過分,原則要堅持,但語氣一定要和緩,理由一定要講清,切不可因理直而氣壯。那樣的話,對方就容易認為你是故意刁難,並可能在你“犯到他手裏”時以牙還牙。
在共同負責某項工作時,一定要注意與對方協商,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如果意見難統一,要留待上級領導來定,自己不可隨意表態和當家。當對方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時,即使自己有不同看法,也不宜立即說出,以免對方認為你是心懷妒忌。當對方因工作失誤而受到批評時,既要及時去寬慰,也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場合和得體的語言,以免對方認為你是幸災樂禍。當配合對方工作時,除了全力投入外,一定要周密細致,謹防出岔子,以免讓對方認為你是有意拆台。這樣做似乎很累,但注意了這些問題,也就避免和化解了許多矛盾,慎於小而成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