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論道(2 / 3)

老僧瞠目劇喝:“咄~~~~~你說什麼?”

葉風一震,如當頭棒喝,旋即恭恭敬敬禮拜下去:“弟子明白,多謝大師!”

老僧頷首微笑:“孺子可教,我等原非世俗之人,自不必拘於俗禮。你傷既已愈,岐黃業已憝稔,本以為你能留下來一起行醫修禪,既然緣分未至,你還是早早下山,我看你早晚勤習武功,怕是早已忍耐不住了吧。”

他嗬嗬一笑:“不過有樣東西,卻是要交給你的。”說著,手腕一晃,嘴唇微動,隻見金光灼灼,一道燦爛的光華閃過,手裏居然憑空出現了一本書。

葉風吃驚地睜大了眼。

——他早知道老僧看似藉藉無名,其實卻是世間罕有的得道高僧,一身禪修必定淩絕宇內,隻是萬沒想到,居然不可思議到這種程度,虛空攝物,已近鬼神之通!

老僧微微一笑,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也許不久之後,老衲即將坐化虛域之境,這本書,原本是一故人留給我,囑我記載傳錄下去,我不想負故人所托,更不願它隨我殞沒世間,平白暴殄天物,就交給你吧。”

葉風疑惑地望著他,沒有伸手去接:“大師,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你知道江湖多事,風雨飄搖,常是身不由已,容易閃失,交給我極不妥當。”

老僧搖頭道:“隻因這書與眾不同,世間除了你我,別人是萬萬打不開的。”

葉風訝然看了他一眼,再看看他手中的書,隻見光華流轉,隱隱居然包裹著幾道佛門真言,湛蘭色的書扉上,赫然寫著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行醫別錄!

他抬起頭,吃驚地看著老僧。

老僧點頭道:“不錯,這的確是三百年前名滿天下的鬼醫宋祖遜的手稿,他一生的行醫心得,奇病怪症均記載在此。宋家世代為醫,代代將診治疑難雜症心得,續錄此書。故天下奇病疑難,幾盡囊括此中,可以說,是集古今天下醫案之精華。宋家才有遺誌:可以失性命,不能失此書。”

以前隱隱聽說,宋家世代為醫,善治各種跌打內傷奇難雜症,沒想還有這段內因。

頓了頓,老僧道:“你可知道,老衲也是近幾年才懂得岐黃之道嗎?”

葉風疑惑地看著他,沉吟道:“莫非附近鄉民,所治雜症,皆源於此?”

老僧微笑地頷頷首,道:“不錯,包括你陳年舊傷和所中之毒,亦是此中早有記載。”

葉風聳然動容道:“那它怎麼會出現在你手中?”他當然知道,十日斷魂散早已失傳江湖百年。

老僧道:“你再細看下,可有什麼異處?”

葉風聞言細細端詳,卻不見異樣,不由暗運心力,凝神瞪去,這下,那層似有似無的薄紗如碰有形之物,紛紛閃開,現出了書本的真麵目,“醫”字底下,居然有幾滴業已發暗的血跡,書頁邊角,還有被火燒焦的痕跡,如果不是細看,根本就看不出。

他抬起頭,道:“莫非這書,也有一番曲折不成?”

老僧歎息一聲,道:“不錯,這就是行醫的苦衷。醫者不分貧賤善惡,凡來求治,均為病人,而宋家醫術高妙,向來又偏為醫治內外諸傷,有弱白骨活死人之稱,但須一口氣在,便不致死,因此結下了不少仇怨。”

葉風恍然,道:“所以,就有人遷怒於他了?”

老僧道:“是啊,江湖仇殺,曆來不斷,多少人殫精竭慮想致仇家於死地,可卻被宋家功敗垂成,一些正道人士也責怪他們善惡不分,多有怨言。三十年前的某一夜,終於爆發了。宋家救下一個男子,得罪了向以詭異邪惡著稱的幽月派,一時間滿門遭襲,斬殺貽盡。宋家的第五代傳人宋守德僥幸得以逃生,這才將這本書帶了出來。”

“可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本書,對江湖中人來說,其珍貴更勝於金山寶藏,道貌岸然卻趁火打劫想竊為已有大有人在,好在宋家治病救人,也要求自己得有不菲的武功修為,總算讓宋先生躲過種種追殺,得以隱姓埋名,藏匿下來。”

他道:“老衲當年也是一血氣方剛漢子,縱橫江湖,殺人無數,後來積傷發作,眼看不活,幸好天不亡我,教我遇上了宋先生,才得以幸存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