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洲的發現與殖民地的形成(2 / 3)

1492年8月3日,一個星期五的早晨,受國王派遣的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3艘百十來噸重的帆船,“聖瑪麗亞號”、“平塔號”和“尼尼亞號”,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過70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淩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才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返回了西班牙。接著他又三次重複向西航行,登上過美洲的很多海岸,探察了波多黎各、牙買加、維爾京群島以及從圭亞那到洪都拉斯一段大陸沿海地區。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阿美利哥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由此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阿美利加洲。

哥倫布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在遺囑中這樣寫道:“聖靈佑助,我獲得了並在後來徹底明白了一種思想……承萬能的主宰,我在1492年到了印度大陸……”

哥倫布去世後的100年,英國各宗教教派的分歧與矛盾日益嚴重。其中部分教會對於改革宗教禮拜儀式與清除天主教的影響措施還不徹底,他們反對教會對天主教的妥協措施,特別要求反對主教的種種特權,提倡教徒個人進行直接的宗教體驗,要求改革複雜的宗教儀式,提倡簡單的宗教禮儀。這種宗教派別被稱為清教。

當時的英國政府與教會的當權者對於這種觀點十分害怕,於是千方百計加以迫害,在1620年,100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號”的船隻,開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陸的航程。他們飄洋過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自由的宗教聖地。清教徒是英國國教的分裂者,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教派,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實現宗教理想,而不是按照英國國教的方式。

茫茫大海上麵,“五月花號”就這樣一直漂泊著,上麵的乘客一方麵要承擔凶險和疾病的痛苦,一方麵又不知道自己歸去何方。一切都是陌生的,麵對著荒蕪的新大陸,他們心潮難息。清教徒們將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以什麼樣的方式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在海上漂泊了66天後,曆經艱辛的“五月花號”終於向陸地靠近了。船上總共有102位乘客,他們的目的地原本是哈德遜河口地區,但由於海上風浪險惡,他們錯過了目標,於是就在現在的科德角外普羅溫斯頓港拋錨了。當時是1620年11月11日。

後來美國有一位詩人言道:“這片土地先屬於我們,後來我們才屬於它”。從曆史的淵源出發,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的領土,使他們居住的地方,據說,他們的祖先在一萬年前從亞洲經西伯利亞進入阿拉斯加。多少年來,他們一直默默無聞地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當第一批白人抵達北美洲時,北美印第安人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00萬。他們還過著母係氏族社會的群居生活,主要以漁獵為生,也從事農業,種植豆類,玉米,南瓜和煙草。他們還發明了雪撬和輕巧靈便的樺樹皮獨木舟。

但是好景不長,印第安人安逸舒適的日子將要永遠遠去,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的殖民者都爭先恐後地湧向遼闊富饒的美洲大陸。起初,印第安人對那些新到的歐洲移民很友善,甚至把他們視為“天賜的盟友”。正是由於印第安人的幫助,那些最早的歐洲移民才得以立足,但不久外來的白人就反客為主,印第安人的好日子結束了,新大陸迎來了她的新主人,從此她的曆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當“五月花號”上的清教徒踏上大陸不久,他們決定就在那兒登陸而不再繼續航行。而且由於他們不是來到一塊他們持有執照的領地上,為了建立一個大家都能受到約束的自治基礎,他們在上岸之前簽訂了一份公約。

在“五月花號”即將登上北美大陸之前,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簽訂了一份契約,這就是《五月花號公約》。全文如下:

以上帝的名義,阿門。我們這些簽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顛、法蘭西和愛爾蘭的國王——信仰和教會的捍衛者詹姆斯國王陛下的忠順臣民。

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漂洋過海,在維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麵前共同立誓簽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製定頒布的被認為是對這個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適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據此於主後l620年11月11日,於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第十八世國王暨蘇格蘭第五十四世國王詹姆斯陛下在位之年,我們在科德角簽名如下。

以上這一段文字,第一次從民眾的角度闡述了國家權力的來源:國家是民眾以契約的形式合意組建的,國家的公權力來自於民眾所讓渡的部分權利的組合。法律實施的真正力量源於民眾對於國家法律合法性與公正性的認同,出於對法律的敬畏而自願服從,而不是懾於國家暴力。法律是為了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整體利益,而不是為了維係某種統治秩序而製定的。也就是說,這一份寫在一張簡陋的紙上的契約從法理上根本上否定了君權神授的理論,並以某種形式指出國家的權力來自以全體社會成員以契約達成合意所出讓的部分私權利的組合。

公約中規定,船上的人到達北美新大陸後,自願結為一個民眾自治團體,並製定和實施有益於團體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規、條例和憲章。全體成員保證遵守和服從這一切。

《五月花號公約》由此被曆史學家確認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文件。《五月花號公約》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因為這可能是第一次,在沒有任何監管之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決定要形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和政治性契約,並用他們所認為的公平法律來實行自我管理。

1620年11月21日,經過66天的航行,承載著歐洲文明而來的“五月花號”終於到達了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船上的102名清教徒依照承諾,組成了普利茅斯殖民地自治團體。

今天,“五月花號”的複製船靜靜地停泊在普利茅斯港灣,距它不遠處有一塊刻著1620字樣的石頭,據史學家考證,這塊石頭是清教徒首次登上北美大陸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