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時間......僅僅一年的時間,西楚的各大世家就成功的讓西楚所有百姓都加入了軍閥。
軍閥製度是這樣子的,一個村子由世家所分派的戶長所把持。戶長把收到的糧食克扣了百分之一教給縣丞。然後又由縣丞把所有村子的稅收克扣百分之一上繳給城主。再由城主克扣百分之一的稅收上繳給郡守,郡守再克扣百分之一的稅收上繳給西楚的都督。都督再找借口謊報稅收,把百分之十六的稅收留下來上繳給各地的衙門備案。
然後稅收才能由各地的衙門上傳給朝廷,整個軍閥製度層層分明。一層一層的克扣稅收,用以留下來給各地的世家儲備物資。讓他們可以用糧食招募到缺糧的百姓成為他們家族的士兵,再把那些克扣的稅收變成兵器和鎧甲等戰爭物資分發給手下的士兵。
這個過程當中,朝廷管理軍戶的體係被完全架空。使得朝廷根本就沒有察覺到西楚的變故。
也幸虧炎燁和軒轅文昊即位之後用他們累積下來的人脈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得知了這一情況,在他們得知了這一情況之後立即下達了一道道命令。把軍閥製度壓製在了西楚境內。並且開始清理其他州內有意施行軍閥製的世家。在一年之內把軍戶製度改為了軍屯製度,接著再用了一年的時間清楚了西楚境內的一切阻礙。對西楚的軍閥施加壓力,讓西楚的軍閥不得不停止以軍閥製度來壯大他們的勢力的話。
那麼,其危害將會席卷至整個炎朝讓炎朝這龐大的國家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軒轅文昊和炎燁這兩位明主以其卓越的才能讓軍閥製度被限製在了西楚之內,並且在他們在位的數十年之中軍閥的勢力都不曾有絲毫的擴展。不但如此,他們還讓朝廷的勢力穩穩的在西楚紮根了下來。用那股勢力調用了五十萬大軍鎮守於西楚的邊界,讓西楚的所有軍閥不敢再有絲毫的異動。
畢竟,要是他們在這種情況之下再做手腳的話就等於叛國。若是給了軒轅文昊和炎燁這個借口的話,相信軒轅文昊和炎燁一定會以墨亦和項揚為帥,葉承明和黃義全為大將。鬼南堅為軍師,韓博為督軍。率領百萬大軍進攻西楚把軍閥這顆炎朝的毒瘤給徹底除掉!
可惜,那些世家裏麵也不乏精明之輩。正是因為他們明白這點。所以這數十年來他們都很安分,從來沒有鬧什麼小動作。這份局麵也得以一直持續到現在......
而軒轅文昊和炎燁正是清楚了軍戶製的漏洞,所以他們把軍戶製改為了軍屯製。所謂的軍屯製,就是每一年都會有司空的人至炎朝的各個地方估算百姓所擁有的土地一年的收獲是多少。並且一個村設立一個屯長,下轄屯長令。屯衛,屯衛令。若是其中有任何一個人有異常,其他人都可以把那個人的行為舉報給朝廷。這種製度在縣城郡都設置有,隻不過規模比一個村大得多罷了。
除了上述的製度,朝廷會定期派人下來檢測每個村縣和城郡。每五天輪換一班,原來的人不會知道下班檢查的人是誰。名單由朝廷隨機分配。並且每天都會有專人去隨機抽查有上繳稅收記錄在案的兩成百姓進行詢問。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上繳了多少稅收。
並且跟賬本上的數目對照一下,若是有誤則把負責這一塊的官員革職查辦。
(詳細的軍屯製度我就不說明了,寫一個大概的出來就是。要是全部寫出來估計沒有個五六千字不算完。這就有些灌水的嫌疑了,本人節操滿滿,不會用這些沒必要的情節來灌水的。看官們放心便是。)
不得不說,這完善的製度徹底的斬斷了軍閥再次產生的可能性。
安南城的東西南北四個堂口中有很多人正是當年西楚變故之時家人因為種種原因死亡之後對炎朝的軍戶製徹底失望了,在到達了安南城之後因為想要繼續過平穩的日子,而跟一些人一同建立起來的。戰時當兵。平時則上山打獵和做生意用來維持日常的所需用度,他們並不占用炎朝的土地或者是礦產。所以,他們隻需要上繳商鋪的稅收便是。
不管是軍戶製還是軍屯製都管他們不著,他們也因為朝廷的默許而得以保留下了他們所建立的堂口。為城市的商業和安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朝廷因為西楚之變有愧於他們,而他們所做的事情又沒有觸犯到大炎律。所以,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自發的組建起堂口,畢竟,這也不是壞事。
而王老太爺讓秦墨收服的正是安南城東西南北四個堂口,這四個堂口若是全部變為士兵,那就等於憑空多出了兩萬可戰之兵。再加上因為他們隻打獵,以及運營工廠和商鋪。所以他們平時訓練的時間會比軍屯製度下的百姓多上一些,加上每一次城池遭到攻擊的時候他們作戰都很積極。所以,這些堂口中的人可謂個個都是精兵。
而秦墨。現在正是要運用手段讓安南城的這兩萬精兵的頭領變成他秦墨的手下......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