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軍戶軍閥軍屯(1 / 2)

牢水西街,一處堂口之內。秦墨孤身一人站在大堂的中央,麵對著圍在身邊的數百人臉上並沒有絲毫的懼色。仿佛那數百人圍在他身邊根本就不存在似的。今天,正是他秦墨挑戰安南城所有堂口的第一天。

“小子,你的事情我已經聽王家的老爺子說過了。隻不過啊,你這小子太狂了。前段時間可是把我安南道上的兄弟們得罪了個遍,今天你要是不顯露出一些本事來。嗬嗬,我李某人服你。我手下的那幫兄弟可不服你。來吧,今天你要是能把我李某人打倒隻要是不違反道義或者是讓我等弟兄們去送死的命令。我李某人就無條件服從。弱者依附強者,這乃古之不變的道理。你要是不夠強,縱然你天賦再好。我李某人也不會服你。”

一位身材魁梧健碩的大漢對著親墨如此說道,他是安南城西城區的首領。名叫李青,有著一身的勇力和先天大圓滿的修為,他手下總共有九千來人。他手下的這九千來人可沒有做什麼違反大炎律的事情。頂多就是聚眾打鬥,和開些廠子和商鋪盈利什麼的。賭場和**等行業他們一概都沒有涉及在裏麵。

也是,像陳賴麻子那樣子的惡人蹦躂不了多少天。他陳賴麻子三百年前的家世也還算顯赫,家裏起碼也留有了幾萬兩銀子給他。錢能通神,他下轄所違反大炎律行業都是他花了大筆的金額讓一個人心甘情願的替他擔下所有的罪名,再加上他懂得隱藏起來沒有讓巡守衙和執法堂的人注意到他。否則,他能逍遙法外?那才有鬼了!

在炎朝,一切違反大炎律的事情隻要被發現了,都會遭到各地衙門不遺餘力的打壓。這些見不得光的行業頂多也就是在暗地裏活動一下,絕不可能放到明麵上的。

安南城共分東西南北四個城區,每一個城區都有一個堂口所把持。這些堂口都是不想參軍,隻想保衛安南城的一些人所組織起來的民間勢力。在炎朝,成為一名士兵就代表著要遠赴各方戰場征戰。

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死,而炎朝的很多人又都是有家室的。其身邊都有著很多的牽掛,若是想讓他們去當兵的話,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的。基於這點,炎明王炎緒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百姓在民間自發的組織起來,戰時當兵,武器和鎧甲由當地兵營分發。平常時期就務農。每天都要抽出三個時辰來訓練,而農忙的時候則可以不用訓練。專心務農。

這想法很好,可是。這裏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如果這樣子的話在管理方麵則會非常的不方便。所以,炎明王炎緒就為那些願意戰時為兵的百姓們創建了一個身份,那就是軍戶。軍戶者,上繳賦稅的時候比平民百姓少上繳一成的賦稅。不要小看了這一成的賦稅,一個四口之家勞作一年所上繳朝廷的一成賦稅就已經夠一個四口之家吃上兩三個月了。

因為這軍戶製度的出現,整個國家的百姓隻要是家裏有壯丁的,都很樂意成為軍戶。畢竟又能保家衛國,又不用跟家人分開。而且上繳賦稅的時候還能夠少上繳一層的賦稅。這種好事,誰會不願意參與呢?由炎明王炎緒所創建軍戶製在那段炎朝被外族入侵的年代裏為抵抗外族的入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由於那時候全國的軍戶過多。所以下轄的官員也不能保證每一個都是對炎朝忠誠的。而軍戶的具體情況朝廷都是由當地衙門所上傳的奏本從奏本裏麵所得知。這也就給一些有心之人做手腳起到了很多的便利。

在炎家,軒轅家,韓家,項家,墨家,司馬家,沈家等家族的掌權人紛紛離世之後。新繼承的家主因為不能瞬間掌管下轄的所有事宜。西楚的一些世家和官員就開始把他們那裏的軍戶編製成了自己的私兵。其中由西楚都城的城主,許皓為主。帶動著西楚有影響力的世家把西楚的軍戶製改為了軍閥製。

軍閥製,意指為一郡一軍閥,由當地的世家把持著作為軍戶們的百姓的命脈之所在,田地。

把肥沃的土地留給他們,把貧瘠的土地給百姓。然後,他們開始把當地的米價抬高。而那個時段也正是西楚遭逢大旱的時節,過了一年,百姓們的田地產量大大減少。百姓們一年產量甚至還比不上以前三個月的產量。再加上米價始終居高不下。軍戶們因為賦稅被減少所留下來的餘錢根本就買不到多少米。更為要命的是,那些世家在大旱的前夕還以市場米價的四倍收購大米。導致百姓們家中的存糧短缺。

結果......百姓們開始無米可食,這些事情都是由西楚的各個世家隱瞞著朝廷的人在私底下所進行的,邑陽五大家族和兩大皇族根本就無從得知。因為那時候他們都在前線進行作戰,對處於國家內地的西楚監控也就大大的減弱了下來。

西楚的世家成功的把百姓算計到了無米可食的地步。而這時候。西楚世家的人放出了話。隻要加入他們的軍閥製,世家就會無償的為百姓提供大米。並且分撥一些優良的田地給百姓。

在百姓們因為窮困而沒錢買米的時候得知了這個消息,那麼百姓會如何選擇呢?這是毫無疑問的,當然是加入軍閥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