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如今,奪嫡大熱門姬圭倒了。小小的五皇女,平日小打小鬧,經營圈子隻限於一群酸腐假文人。她對皇後一族不親近,如今出了事五皇女立時沒有了招架之功,說不得日後隻能靠著抱太女大腿過日子。依附姬璜的那些人,個個都是眼耳靈便的,見此情形,哪有不閃人的道理。也幸虧她們跑的快,因為更糟糕的事還在後麵。
時至今日,世人才對太女改了新看法。以往朝野都以為太女是個溫良性子,今日才曉得這位殿下也是女帝的嫡親孩兒,手底下也不乏金剛怒目之舉。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必殺。慢慢便有風聲出來,說姬圭此次卷入的是叛國大罪,進到天牢不死也要脫層皮。
姬璜在宮外有自己的府邸,她在抓捕前一夜是和秦八角一道,宿在宮中陪護女帝。次日清早出宮門回府,在宣德門外驚聞三皇女被連夜下獄。姬璜平日和姬圭再不對付,也是一父所出的姊妹。便想立時去天牢裏,問姬圭到底是怎麼回事。卻被人阻擋在了刑部大門口外,姬璜怒道:“你們可知我是誰!”看門的兵卒如何不知她是哪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五皇女再不濟也還是個皇女,不是她這等小兵可以招惹的,忙上前陪笑道:“殿下,我等隻是奉命把守。實在不敢放您進去,要不您去討一紙文書再過來。”
姬璜心知這兵卒說的在理,可是她怎肯在這個時候向太女低頭。姬璜氣呼呼地拂袖而去,尚不知自己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河。被抓捕來的眠柳身邊的小小子青杏受到拷問,他本就與東瀛之事無關,自然也就問不出什麼。壞事就壞在青杏受刑後發了熱,病中迷迷糊糊地呼喚五皇女殿下救她。太女本就對崔後所出兩個妹子心存芥蒂,這下可好,兩人都成了疑犯。
至於娶了眠柳身邊紅梅的方明德,真該說一句“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因為她家裏曹李氏弄出來的破爛事,是太女親自過堂審問的。姬璧殿下對粗鄙無賴的曹李氏、懦弱可憐又可恨的紅梅等人,印象太過深刻。當時也曾打聽了紅梅的身世經曆,確是大順土生土長的庸碌市井。此刻心裏便下了判決,這個叫紅梅的小小子絕無可能是東瀛臥底。如此,方明德家出的笑話,如今反倒成了她的救命稻草。把她從東瀛細作的泥沼中拯救出來,又把她從亂糟糟的京城謫遷到個山清水秀的小地方。
雖然生活清苦,仕途曲折。但方明德和樊二郎兩個,都是窮鄉僻壤出來的,皆不以此為苦,反而樂在其中。方明德處世為人的確過於板正,幸而有樊二郎的溫婉轉圜,不至於太過得罪人。二人婦唱夫隨,顯得相得益彰。
事實證明,方夫人當初多慮。說話做事漂亮的人,剛開始或許能輕易博得別人的好感。但時日長久下來,剛說話不做事的人終歸要被人民摒棄。隻有真正說到做到,給百姓辦實事的官們,才能贏得人們長久的尊敬。大夥在漸漸了解方明德的秉性後,發覺這人其實是個不可多得的清官好官。方明德如同後來做了城隍的那個梁押司一般,清名在外,便是上官也不敢輕易打壓著個沒有眼力勁的孤拐娘子。
若幹年後,方明德帶著家小任職期滿離開時,百姓夾道給她送了把大大的萬民傘。消息通過升遷做了京官的楚中孚傳到方夫人耳朵裏,老人家一邊流淚一邊豎起拇指說好,想必感慨良深。
再說五皇女無端倒黴,進到天牢裏和三皇女做了鄰居。之後又陸續和三皇女交好的大小文武,被抓捕進了刑部審問。開始這些人相互間還有些瓜葛聯係,後來捕風捉影也成了證據。事情發展到了後麵,實際上已經成了太女打壓異己的手段。朝野人人自危,稍有不慎便會被冠上叛國的罪名。年節進入倒計時,女帝的情形卻愈發不好。京城裏外一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連城市上空的空氣,似乎也被朝堂的肅殺之氣波及,冬天過得漫長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