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衙老爺拿著帕子抹眼淚,一邊奇怪為毛他做生意幾乎可說是料事如神,看別個的心思也都能吃準看透,對上自家衙內怎麼就一樣技能也發揮不出。頭天也沒看出這孩子有落跑的意思啊,又完敗了有木有。老爺想不通,宋縣令也很想不通。心說這孩子除了被她爹養得嬌慣,自己可沒放鬆過對她的要求啊,怎麼還能長成個今天這傻樣。
兩人坐在一處唉聲歎氣,人手都發出去找衙內了,老爺道:“都是你,把她圈在家裏不叫出去,這孩子哪受得了這個。她的朋友也一個不叫來往,整日隻叫她讀書,好端端一個人也要讀傻了。”
宋縣令不幹了,怎麼能是讀書讀傻的呢,這孩子就是因為不讀書才變傻的。再說那些都是什麼朋友,竟是些潑皮無賴酒肉朋友。便是那個膏藥錢,雖還是個得力的,可這人心思恁壞。自家閨女跟她一處耍,將來能得什麼好去。
宋老爺聞言大怒,斷章取義,抓住前一句反駁道:“不讀書怎麼了,我就是個不讀書的,難不成在你眼裏我就是個傻子嘛。家裏哪樣東西不是我置辦的,指望你那點俸祿全家都要喝稀粥。我是傻子,難道一大家子的裹嚼都是大水淌來的不成。”
說完又哭著道,自己裏外打點賺銀子,還給宋縣令生了閨女,養兩個小侍、又養小侍生的兒子們,末了卻被人嫌棄成這樣。自己果真是傻了,才和宋縣令過這許多年。隻是宋老爺可不是竇大碗,一生氣就想到回親爹家。他知道這府裏才是他自己的家,自己不好生管好自家的事,四下求人算什麼。還有那兩個小侍,平日看起來老實,誰知道內裏是怎樣想法。果真跑回去求親爹,親爹也必會先罵他一聲糊塗。
宋縣令覺得這話聽起來有邏輯問題,可是老爺這些年與她與這個家都是有功的。正要說幾句好話糊弄一下,奈何更年期的老爺們戰鬥力卓絕,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宋老爺鬱結的心理在夫人身上找到發泄口,指著宋縣令滔滔不絕大罵起來,從嫁給她第二天下廚居然沒醬油,說到她多少年來對衙內簡單粗暴,生生把個好孩子,逼得遠離了去。還把宋衙內那封書信,完形填空腦補成了‘兒去追求理想,勿尋勿念,若是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必定還會再見,再拜’。
宋縣令可不這麼想,她早把‘追求’後麵加了個某某人名,心說這才符合閨女愛美人且行事荒唐的一貫作風。還說什麼‘若是’,不論哪般結果,她還真不信以宋衙內那養尊處優慣了的脾性,在外麵能呆上多少時日不回來,又有什麼好‘必定’的。
宋縣令心裏作此想,嘴上可不敢對宋老爺這樣說,這話說出來不曉得又要惹出多大動靜。她也著急,卻不是擔心宋衙內什麼,而是疲於應付後衙老爺。又不敢去小侍那裏求安慰求虎摸,那樣隻會更加激怒宋老爺。被老爺指著鼻子罵了一會,借著公務名義遁回前衙,晚間也不敢輕易露麵,隻在書房和二堂出入。
宋老爺罵過宋縣令,心情也沒好轉,越發擔心宋衙內。兩個小侍心中惶惶,他們即便不如何把衙內放心上,也要憂心宋老爺尋個借口,拿他們父子撒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