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方秀才吃酒席(2 / 2)

這酒樓不愧是省城的酒樓,一樓的大堂裏,光桌子就有好幾種。有些小巧的方桌放在邊角,有那單身前來,又不喜熱鬧的客人,獨個坐了最好。還有極大的圓桌,放在堂中燈燭正下方。成群結伴的客人若是尋不到包廂,在此處也能坐了。一群人一起,從白天吃到晚上也是無礙的。天黑時點上頭頂的火燭,照樣可以宴席。再有中間大小的方桌若幹個,在堂裏隨處放了,閑時既可以分開各自坐兩三個散客。需要的話也可以幾張合在一起,坐上一夥七八、十來個客人。

方秀才並幾個同窗,今日是和同鄉們一起來的。她們來的人多,便是把三張桌子並在一處坐了。而後論年歲排座位,方秀才排坐到了邊角上。她的身後不遠就是牆,那裏勉強還放了一張小桌。

便是這張小到兩個人同時坐了都嫌勉強的桌子邊上,那女子獨個麵壁坐著,從背影看倒有種遺世獨立的味道。方秀才不由多看兩眼,待看到那張好看的臉,竟然想到秦小豬。秀才心裏惡寒了一下,趕緊掉轉身子,再不看那人。

一群大小女子,鬧哄哄吃完了這頓飯,又吟了許多詩詞。個個覺得自己才高八鬥,誌得意滿。一番拜別後,出了酒樓各有去處。那些不著急回鄉的,也不用回去收拾包裹,四下散開行事。有些去瓦舍勾欄看演藝。有些要去東市西市長見識,順便捎帶些手禮。也有幾人相攜,要去有名的景勝憑欄秋思,趁著文思酒意再覓幾篇文章佳句。

方秀才也自有打算。她早就聽說此地有條街上開著許多書店,隔壁還有好些賣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店鋪。那條街離郡府書院也不遠,早晚過去,還有沿街的書市可以逛一逛。方秀才來州郡後,一直不得閑,還沒去那裏耍玩過。有兩三個也要去買書籍紙筆的,聞言就說要和方秀才一道。她們已經去過一次,識得道路,便領了方秀才前往。

幾人穿街過巷,不一時到了地方。方秀才嗅著滿街書香,覺得適才在酒樓裏沾染的酒肉俗氣一掃而空,全身上下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處不妥帖。幾人便一間間鋪子站過去,掂量著荷包,買些書本雜物。

到了一家門臉不太出眾的小鋪子,進門迎麵就看到一張花梨畫案,上頭擺放了大大小小許多書。再往裏走,四壁書更多。間或掛著一兩副花鳥小品,堪稱點睛之筆,於鬧市喧囂中取書齋寂靜,於書畫無聲中得花香鳥鳴。方秀才到了此間,不禁心曠神怡。

這家店裏不光書多,版本全,且裝幀精致。叫人見了便愛不釋手。方秀才仔細看了,其中既有時下常見的線裝書、包背書、畫卷畫軸,還有蝴蝶頁、推蓬式、經折式的冊頁古籍,甚至還有一兩本頗有唐人遺風的龍鱗裝書畫輯要。方秀才難得生了好奇心思,伸手把那書畫輯要打開看了,真個如鱗片一般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除此之外,店中還有一樣稀奇的,便是幾本梵夾裝的佛經。和其他書卷不同,這梵夾裝形製源自天竺,專為誦經而做。具體便是把許多狹長的散頁按行文碼放整齊,上下用木板夾住,在中間打孔捆紮而成。

方秀才隻讀聖人經典,也看不出那些個佛經是古物,還是後世仿的。隻覺得隨便哪本書,打眼看過去都覺著親切。走近翻開來細瞧,手寫的字跡端莊整潔,印製的雕版細致清晰。總之店中書籍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完勝自家的藏書。

其他人叫了方秀才幾次,她還是挪不動步子。她們等得有些不耐,便招呼一聲,去隔壁買紙筆去了。方秀才彼時正托著本淡青色絹布裝裱的開版書看得入神,也不曉得聽見沒有。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