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角事件給春風帶來的打擊是巨大的。
影視負責人不僅把於躍在科幻領域的展望帶走了,還帶走了很多機密。
比如春風在電影上的投資計劃,都被截胡了。
因為他們掌握著或者左右著電影領域的投資意向,包括這些高層自己物色的,也包括如往常一樣於躍點名覺得好的,那些高層是同出品方直接聯係的。
所以他們離開了,這個聯係也就斷了。
而當春風想再重新接觸的時候,企鵝那邊已經先入為主。
這直接導致春風近半年內的電影投資出現了問題,除了如哈皮麻花和吳靖這樣和於躍有鐵一樣關係的合作方,其他的都丟失了。
所以春風在電影方麵的投資暫時處於了休克的狀態。
而春風集團的投資規劃方麵也屢受掣肘。
除了在本地,依賴上層的關係和便利能有點作為以外,其他的幾乎寸步難行。
無論大投資,都受到了不影響。
倒不是大家都不看好春風了,也不是不想和春風做合作夥伴,隻是因為春風與企鵝為敵帶來的風險太大。
他們生怕自己的業務受到波及,就像於躍那個遊戲投資一樣。
雖然那個是企鵝方麵可以隨心所欲處理的,但誰知道在別的領域上,企鵝是不是也會搞事情呢。
一旦搞了,那就完蛋了。
所以除非是極度缺錢的創業者吸引資金,否則但凡有些許辦法和出路的都不願意和春風扯上關係。
何況現在是互聯網加時代,幾乎大大的項目都要依賴於互聯網,而在互聯網領域,得罪了企鵝就相當於斷了一條出路。
畢竟大家都依賴於這個傳播平台。
任何一個東西,如果都不能通過朋友圈分享,那問題就大了去了。
而可以想見的是,如果和於躍扯上關係,企鵝很有可能關閉這個通道,所以沒人會為了和於躍做合作夥伴而去遭遇企鵝的敵對。
所以除了於躍親手操辦的兩項投資,inke和華錦以外,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也遇到了嚴重的影響。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賺錢其實也是如此。
錢如果不能生錢,那就會貶值,所以春風的冬來了。
尤為明顯的是每個月更新的報表上,無論花錢還是收益,數額都在降低。
這也是春風集團的弊端之所在,沒有實際的產品輸出,不像阿狸、叮咚這些有交易的互聯網平台,更不是像文字跳躍、KS這樣每都有日活躍量的用戶,他的賺錢方式幾乎就隻剩下那些投資公司所能帶來的分紅了。
還得慶幸春風沒有上市,如果一旦上市,此刻的影響會格外突出。
用屁股想都知道,在遭遇企鵝的封鎖打擊之下,市值會掉的如何嚴重。
公司處境艱難,自然在薪資支出上也開始縮減,不能財大氣粗的各種獎金支出了,包括在員工福利問題上,也都要精打細算。
雖然暫時的困難還不至於如此被動,但賓書覺得麵對企鵝,應該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所以必須屯糧,而人力資本本身就是企業成本最大的部分,如此縮減自然理所應當。
賓書的有道理,於躍自然也就同意了,所以導致春風集團內部也開始緊張起來。
兜裏有錢,心裏不慌,兜裏沒錢,大家就開始擔心起未來了。
這種情緒在蔓延著,於躍也聽到很多相關消息,惆悵不已。
這時候張東給於躍諫言,這時候應該抱個大腿。
以便攘外安內。
對外,有大樹乘涼自然不怕企鵝的打擊,對內,也能起到安撫作用。
於躍明白張東的意思,但他卻不為所動。
和阿狸有合作可以,但必須是互相投機,互利互惠的,讓自己過去當弟搖旗呐喊,那是不可能的。
起碼暫時不行。
何況危機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於躍還是很有錢的,隻是聽從賓書的建議開始精打細算而已。
畢竟一個PDD股權轉讓就讓他大賺一筆,投資inke和華錦根本沒用太多錢。
還拿出一部分去反補森林來著,眼前隻是相對困哪和緊張,不代表春風真的進入了寒冬。
於躍是如此覺得,但外人可不這麼看。
在財經領域,很多專家和資深人士開始圍繞春風的困境大放厥詞。
因為很多東西是春風想隱瞞也隱瞞不了的,而在這些人頭頭是道的筆下,誇大一些根本讓人無法識破。
比如春風投資規劃方麵動作的大幅縮減,比如今年近期電影投資的舉步維艱,都成了春風遇冰的鐵證。
有財經媒體因此提出采訪訴求,於躍本來是不想接受的,但賓書可以借這個機會穩定一下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