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論壇開幕(2 / 2)

別,起來還挺吻合的。

傳承,是的,電話第一部當時就反響熱烈,十幾年過去,來了個第二部,當然是傳承。

至於創新,發言人表示電話已經經曆了改革變遷,今的智能時代的電話同過去有了翻覆地的變化,甚至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今,關於電話所能牽扯出來的故事,更多,也更有趣。

這就是創新。

包括其他幾部電影,也是盛讚自己的思路,表示這個電影會多有看頭。

從頭到尾,於躍感覺就是一個商人在推銷自己的產品。

今日的於躍也不是上輩子的於躍了,不會一聽到華藝,一聽到王軍,就覺得那是頂厲害,頂牛掰的。

今的他知道,華藝資金其實頗為窘迫。

老板依然富有,但公司狀況卻不盡如人意。

最缺的就是流動資金了,那手上有這麼多的思路和創意,不能幹閑著,得拉攏投資啊。

這一點來,其實華藝與春風截然相反。

或者春風與整個行業都是唱反調的。

對絕大多數人來,出品個電影投資人越多越好,自己出的越少越好。

因為就算自己投的少,收入好了也有收益,而且出品方除了票房分成,還有其他版權等多方麵的收入,如果自己一分錢不掏,那肯定是坐等賺錢的。

當然,除非是特別有信心的作品,或者名導、有票房號召力演員的作品,大家才想著多投點。

而於躍則是完全相反,或者在這之前,都是相反的。

他要投的電影,他巴不得別人一分不掏,本錢全是他的。

出品方什麼的是誰無所謂,你讓我分票房就好了。

這也是他身家積累如此之厚的原因。

於躍雖然被認為是電影投資鬼才,但他依然無法改變大環境的趨勢。

就像華藝一樣,他們現在投資謹慎微,出品多是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因為即便強如馮導,也有賠錢電影的。

現在的市場,想摸清脈絡太難,你不知道哪個就一下子爆了,你也不知道哪一部直接就撲了,所以不能賭b式的投資,要追求整體的穩定。

所以華藝希望他們的電影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表達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你放心,我這電影很好,一定能賺錢,快掏錢包來一起幹吧。

華藝確實覺得資金越多越好,其實他們一分不投都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因為隻要有電影輸出,隻要有關注度,股票不跌,公司市值增長,老板就可以接受。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華藝未必看中票房,而看中影片是否得獎的原因。

當然,華藝也不可能一分錢不投,這樣會顯得自己都沒有信心,那誰還給你投啊,所以多少得投點,還是講究越少越好。

心得、幹貨基本沒,倒是上來吆喝了一陣自己的產品……

就這,主持人還很熱情的感謝華藝的分享,然後相信大家都學到了不少知識……

於躍心中大罵,到底是你傻還是我傻?

隨後又有幾個國字號的大公司領導發表了一通領會領導意思,要繼續開拓進取的發言。

然後主持人邀請春風登場了。

賓書準備了很久,上去也是侃侃而談。

不過於躍發現這家夥臨時加戲了,那是原本稿子裏沒有的內容,就是靠向創新。

不過,不知道這家夥有意還是無意,提出了一個創新要大膽的想法。

其實,在先前,華藝在電話的時候講到的創新時候是表達了一個創新要循序漸進的想法,也是為了貼近傳承與創新的主題,就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

而賓書直言創新要大膽,聯係華藝與春風的較勁,大家就覺得這是有點敵對的意思。

然後賓書談到了創新要大膽的實例,比如戰狼,比如春風要投資科幻片。

別,大家覺得這個創新態度是夠堅決的,不能否認,這兩個電影都算創新行列了,因為題材都不是國內市場的熱門。

對於國內市場來,大家之前基本都保留著看大片、科幻片,隻看好萊塢的態度。

賓書講完離場,掌聲響起的同時大家都在交頭接耳。

原因隻有一個,他們想知道於躍的春風投了哪個科幻電影。

不少人知道星際流浪的存在,大家也都覺得八成是這個,但後來有人星際流浪都拍上了,而投資人裏沒有春風的時候,他們覺得或許是另一部,應該還沒拍的,然後都暗暗思考,回頭了解一下,要是能捅上點資金那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