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了個開心,也定下了要參觀的事情,三人便回到酒店歇息。
第二,論壇如期開幕。
這一次老板雲集,不再是於躍和王軍的二人轉,不過兩人依然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隻是這次於躍就明顯感覺出王軍的江湖地位。
雖然現場還有前後兩任首富旗下的影視公司高層參會,但在王軍麵前也明顯矮人一等。
隨處可見和王軍熱情寒暄的人,如眾星捧月。
當然,於躍也沒有受到冷落,雖然人氣遠不如王軍,但也有寒暄的對象。
比如張斌,比如在春風發展期間同春風有過親密合作的夥伴。
其實時至今日,雖然還有很多人不爽於躍,雖然還有人忌諱大馬哥的威望,但在這個“唯利是圖”的圈子,很多人在心裏對於躍已經有幾分蠢蠢欲動了。
眾人落座之後論壇如期開始。
先是有負責電影事業的官方人員宣講。
先是誇讚了一下當前活躍的電影市場,然後這個繁榮的景象是在座的大家的功勞,接著象征性的站在領導的層麵對大家表示感謝和激勵。
然後又講到了電影事業發展道路依然寬廣,然後開始結合上層精神,了一大堆的希望,表示同誌還需努力。
至於具體的發展,除了緊隨領導方向這點以外,提出了一個各行各業都在講的口號,創新……
創新這倆字已經講了好多年了,似乎都成了一句廢話了,不過大家也知道,創新確實是任何行業發展突破的切入口,確實很重要。
在熱烈的掌聲中,代表官方的宣講結束,然後主持人上台,對之前的發言恭維一陣,然後表示電影市場的繁榮雖然在座的功不可沒,但主要還是上層領導的好。
然後開始在上層的領導下,國家各個行業都在發展壯大,接著又轉到電影層麵,這個繁榮也離不開電影人對領導精神的領會。
接著主持人在這方麵,華藝是翹楚,就請華藝方麵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然後,華藝派出了代表登台。
於躍第一次參會,還是很認真的,他覺得能偷點師。
但很快,他發現自己太真了。
華藝之所以被選為代表登台給大家分享成功心得,是因為他們在電影領域一直都是執牛耳者。
雖然他們近幾年的票房頗為慘淡,很久以來其實也不是某個年度最賺錢的電影公司,但他依然可以算是最成功的。
因為那些有官方背景的雖然賺錢,但那是拿著資源在賺錢,他們有方法有能力,想投就能投,除了上層指示,或者有指標,否則單獨出品的電影並不多。
所以雖然賺錢,靠的卻不是真實力。
而華藝,一個私企,確實是靠著實力走上來的。
所以王軍才有這個江湖地位,除非是那種掛著國字號招牌的老板,一般的高層都要尊敬幾分。
所以華藝是有資格上去的,也有資格大談經營之道。
華藝有資格,經營這麼多年肯定也有心得,官方讓他們講當然是希望他們做分享,然後讓大家都和華藝一樣,製造精品,拿到高票房,帶動整體繁榮。
但華藝可不這麼想。
這就像一個尖子生被老師請上台講學習心得一樣。
他可能講麼?
傻子才講,講完了,你們都學好了,我這第一保不住了咋辦?
所以他不會告訴你寫作文的竅門,不會講背單詞的竅門,也不會講解題的竅門。
但老師還有要求,不講還不行,所以他就講你該努力,你該用功,你該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華藝也是如此,他不給你細講,隻告訴你要緊隨領導方向,要用心,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等等……
聽起來頭頭是道,其實多半都是空話。
營養價值並不高。
講了一陣空話之後,於躍本以為這就完了,沒想到華藝也不滿足於點廢話,接著開始展示自己了。
他們以分享、展示為借口,堂而皇之的告訴了大家華藝今年要搞的幾個大動作。
告訴大家,今年華藝要拍哪些電影,為什麼要拍這些電影,他的意義何在。
其中就有於躍所熟知的《電話》。
於躍一開始還有點糊塗,雖然要有什麼動作,大家想知道也能知道,但這麼提前分享,多少有點泄漏商業機密的味道。
但很快,於躍就想明白了,華藝這是借著機會招商引資呢。
是的,看起來是在雄心勃勃的講述這幾個電影投資的哲學,比如針對電話,華藝方麵這是傳承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