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體記 第三十三章 驚魂之鼓(3 / 3)

我詫異地望向禿鷹,禿鷹冷聲道:“有什麼奇怪的,那娘們正是他們師娘麼!”

白麵婦人不在,他便立即改了稱呼。

憋了許久,此時我忍不住道:“禿鷹前輩,剛才那陣鼓聲煞是驚人,耳鼓都險些被它震破了,令人好生不甘,此時潛將過去,嚇一嚇那擊鼓之人,倒也有趣。”

此言似乎頗合禿鷹心意,他低聲道:“先瞧一陣子再說。”

我隻得再朝白麵婦人看去,卻見她並未理會眾白衣少年,揮出白綢一道,向青布小轎飄去,道:“雲英姐姐,你再不現身,休怪我無禮了!”

轎旁另一紫衣小婢喝道:“竟敢衝撞娘娘,你尋死!”拂塵一撩,將白綢撥回,身子隨即飛出,足尖在綢帶上一點,淩空撲擊。

“住手!”突聽轎中一道清音,嚴厲而不失溫婉,隨即聲音放得更緩,竟似懶洋洋的,道:“是紀紅書麼?適才我打了一會盹,不知妹妹你卻來了。”

原來那白麵婦人叫紀紅書!名字倒新奇,隻聽她咯咯笑道:“果然是雲英姐姐!姐姐在驚魂之聲中猶能神遊,莫非寒玉神功,已練成了?”

神遊?戰事正酣,作什麼神遊?環顧當場,或許也隻有她有足夠的道力修為,莫非讀靈者是她?我心上一緊,隨即屏卻了這一念頭。在道門中,東華派向來以源流正宗、門第清華為傲,除信徒外,教中執事者,多出身高門大族,居上位者,更非帝王之胄莫屬。教中日用香資,皆由豪門巨富請捐,奉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寒門布衣徒眾,不僅拒收供獻,且時有接濟,故此世人常有東華派“劫富濟貧”之說。因出身非同尋常,東華一派,最忌偷盜屑小之舉,每每行事,總是張皇其幟。帝君夫人更是持身尊貴,像讀靈術這種小派旁門的惑眾之法,她萬萬不會施用的,更何況以之對我這微小之輩?

我一邊尋思,一邊留意她們說話,隻聽帝君夫人道:“寒玉神功麼……我不過略窺皮毛而已,好妹妹,你怎會來此?”

隨著清音傳出,朝向這邊的轎窗布簾撩動,帝君夫人要露麵了!我心中一陣急跳,心道:傳聞這一代的東華帝君夫人風華絕代,不知是什麼模樣?“果然,布簾揭開了半邊,帝君夫人微露其麵,卻不似我想象中的豔色驚人,倒略帶憔悴之色,麵容淒清幽淡,隻那眼眸極亮,卻是夜色也不能遮其波光之美。

我微覺失望,閉目片刻,卻是奇怪,那帝君夫人容色深留腦中,揮之不去,細思之下,頓覺那模樣獨具其媚,那惑力似幽深的暗火,燒撩人心。

“喂,口水流下來啦,麻煩檢點一下!”禿鷹搡了搡我肩側。

不好!莫非我失態了?我忙吸了一口氣,哪有口水呀?側首一望,見禿鷹臉上飄過一絲慣有的陰冷笑意,心知被他作弄了。

隻聽那邊紀紅書道:“……我恰巧路過,姐姐為何在此大動幹戈?”

帝君夫人卻避而不答,微笑道:“一別數年,妹妹這陣子在忙些什麼?”

紀紅書道:“不過是些俗事,難道我還能像姐姐那般逍遙自在,居山潛修麼……姐姐,你還沒答我話呢!”

帝君夫人不緊不慢道:“瞧你著急的,與你並不相幹,你也吃過那魔頭的虧,豈不知那魔頭發瘋時害了多少世人?我夫君昔日也遭他暗算,以至道心有損,難修正果,鬱鬱而終,今日此來,既為世人除害,也為夫君報仇!”

紀紅書道:“帝君何時仙去的?我竟不知!”

帝君夫人歎道:“曆代帝君,盛年早逝、壽年不永者,便隻夫君一人,又不是什麼榮光之事,本派自然沒有大肆宣張。”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偶爾也朝山坡對戰處望去一眼,紀紅書道:“東華三賢為何沒來?隻城隍廟這幫人,恐怕過不了將軍廟小鬼這一關呢。”

帝君夫人道:“是嗎?隻要妹妹不來搗亂,我倒自有安排。”

紀紅書笑道:“搗不搗亂,你也知道我的性子,哪可十分拿不準!”

帝君夫人也笑道:“莫非妹妹對那魔頭尚有餘情?”

紀紅書搖頭道:“不相幹!隻是若瞧得手癢,不免要活動活動筋骨。”

帝君夫人怫然道:“妹妹若是不講理,我也隻好勉為其難,領教你幾招鳳凰大法了。”

紀紅書卻噙笑道:“不急,不急,先瞧夠熱鬧再說。”

“妹妹果然有趣,好罷,既然有暇,我讓你先見過一人,”帝君夫人語氣也見緩,拍了拍掌,叫道:“雷兒!”

“娘!”轎後一叢矮樹裏踩風火輪似的竄上一名垂髫童子。

帝君夫人溫言道:“先見過你紅書姨。”

垂髫童子合掌一拜,道:“紅書姨!”兩隻大眼睛,盯著紀紅書深望。

“哎喲!”紀紅書咯咯笑:“哪裏的小道士,竟長這麼大了,小雷,還記得我嗎?”

帝君夫人笑道:“他離家北上習劍那年,才不過四歲,要讓他記得你,也太為難他了。”

紀紅書道:“我也聽說是送出去了,隻是一向不明白,東華派道法武藝高深廣博,還不夠他學的?倒累他離家受苦,你們也真夠狠心!……卻是師從哪位高人?”

“一會你瞧著便明白了。”帝君夫人轉頭又向童子道:“雷兒!你也看半天了,將軍廟弟子的槍法如何?”

垂髫童子童音朗朗道:“孩兒曾見過明教張右使運槍,遊龍在側,氣貫槍體,槍中真勁與體內經脈呼吸合一,長槍舞動,生生不息,山川水脈,元氣入體,是修道者之槍;而將軍廟的槍術,多用陣法,以氣禦外,攪動八方驚雷,似乎更適群戰,是入世者之槍。”

帝君夫人道:“哦?你能見到這些,很不錯了。哼,將軍廟槍法全由軍戰演化而來,最重陣勢。雙人成陣,是為‘兩儀’,三人合力,則變‘三才’,而後有‘四象’‘六合’‘北鬥七星’‘八卦’之化,‘八卦’又可衍生為‘六十四路’。敵弱,則以少敵眾,敵強,則以眾擊寡,於亂軍之中,誠然是得心應手,無往不利了,不過,對付修道高手,一旦呼應不靈,便如孤廟小舟,可一一擊破。”

垂髫童子道:“孩兒不敢稱高手,但孩兒劍術,雖寡而眾,雖眾卻由乎一心,孩兒想試試!”

帝君夫人點頭道:“是了!既是親仇,也不便總假手他人,你這便去把屈牙山護法將替下,攻上山頭!”

“是!”垂髫童子道:“娘!孩兒保不準會傷人!”

紀紅書“撲哧”一笑,道:“喲,口氣好大!”

帝君夫人卻淡淡道:“不要濫殺便是了,記住,咱們今日隻須攻進廟中,讓那魔頭身亡,以祭你爹在天之靈!其他人,多傷無益,他們也是你紅書姨的弟子呢。”說著,刻意向紀紅書看去一眼,似乎專為說給她聽的。

紀紅書嬌笑道:“承情,承情!看你的本事罷,你也要小心喲,紅書姨也怪疼你的!”

“是!”垂髫童子小小圓臉兒,十分沉靜,一時並未即去,卻向紫衣小婢招了招手,道:“瑤珠姐姐,替我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