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太孫與村女14(1 / 2)

皇室乃大明第一高門,和圳無需用婚姻還換取好處,他的妻子隻需不糊塗自私,不拖和圳後腿便好,於出身上頭,倒沒有太多要求。

再說皇帝一早放出話,任和圳挑選,如今和圳挑中杏兒,雖不在秀女之列,她能力品行並不比秀女們差,心性隻怕還要強上一籌。

杏兒與皇家還有一層說近不近的親戚關係,和圳又中意她,心中對未來早有規劃,因此皇帝略一思索,又看看太子:“你是當爹的,你怎麼看?”

太子笑道:“我看那幾個小姑娘都不錯,隻憑爹做主。”

那就是不反對的意思。

皇帝笑嗬嗬道:“準了,明兒便讓禮部擬旨。”

太子忙道:“不如再等幾日。”

皇帝一挑眉:“我不急,隻怕你兒子急得厲害。”

和圳心中自然巴不得皇帝立時三刻就下旨,昭告天下,免得總有人惦記他,也總有人惦記杏兒——他跟旁人沒說過,京城裏高門大戶的少年公子,兩隻眼睛也都盯著女學,秀女他們不敢肖想,旁人可就沒啥限製。

已有許多人明裏暗裏跟他打聽過杏兒情形,有人愛她顏色好,千方百計想見一麵說說話;也有人嫌棄她出身低,不過有與宋好年那層關係,倒也能補足;還有些人純粹就是吃飽撐的,想調笑人家女孩子。

不論哪一種,但凡問到和圳跟前,都得著和圳一個警告:“你們敢將柳姑娘掛在口頭上胡說,敢說宜安一個字麼?柳姑娘在我心中同宜安一樣,但凡誰敢折辱她,我不會放過。”

也有人是認真覺得杏兒不錯,堪為良配,和圳對這些人也不肯給笑臉,隻說杏兒年紀還小,正該專心學業,婚事過幾年再說。

那人真是想不通:“柳姑娘十五六歲年紀也不算小了,如今跟我議起親來,少說也得十八歲才能成親,正當好時候。太孫殿下這口氣,倒好像柳姑娘才七八歲……”

嘀咕也沒用,太孫殿下他就是不鬆口。有和圳擋關,這些人都到不了杏兒跟前,她在京城日子才能過得清靜。

這些事情可比他發覺自個兒戀慕杏兒還要早,如今回過來一想,和圳滿心酸溜溜:“杏兒生得也太好了些,探問她的人也太多了些。”

不過盯著他的人比盯著杏兒的人可多出幾百倍,杏兒都沒醋,他也沒資格醋去,隻好希望皇帝趕緊下旨,讓全天下都曉得他們兩個人是一對,誰都別想插足。

誰知這個願望也給太子當頭澆滅,和圳不禁道:“爹,為什麼?”

太子看一眼蠢兒子:“若你要成親,事先無人告知我,你道我惱不惱?柳姑娘也一樣,你要娶她,總該告知她爹娘。咱們家是皇家,做任何事都在例外,一道旨意下去,她爹娘再不願意也得屈從,可你想想,她爹娘不高興,你未來的妻子能高興麼?”

和圳連連點頭:“爹說得是!”

皇家勢大,若要下旨,輪不到誰來拒絕,可和圳想跟杏兒有光明的未來,柳義夫妻那裏就要妥帖,要不然杏兒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和圳也難開懷。

太子到底細心,和圳年輕易出紕漏,皇帝又不大在乎人情世故,還得他把漏洞補上。

不過,雖不下明旨,倒可以暗示一二,免得小姑娘受委屈,太子想了想,回頭就讓太子妃召杏兒來東宮玩耍。

杏兒空著手進宮,出宮時多出兩口箱子,一個是太子妃賜下,一個是皇後賜下,秀女們都沒得這般青眼。

再加上和圳騎馬送杏兒到女學門口,兩人說一陣話,和圳才戀戀不舍地回宮去,這情形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曉得太孫妃花落誰家,再無疑問了。

和圳一心一意盼柳義兩口子來京城,杏兒回到學裏,難免被人探問。杏兒也不隱瞞,旁人問,就大大方方道:“娘娘召我去說話,這些個東西也都是娘娘賜下。”

“太孫殿下送你回來的?”

“是,和圳正好有空。”杏兒沒留神,滿女學裏敢叫和圳名字的,除了宜安、含芳等人,滿打滿算也就她一個。這份不同往常使人眼紅,這時候隻剩下羨慕的份。

秀女們聞弦歌而知雅意,她們都不是啥糊塗人,皇太孫心意未定時,大家還有一爭之力,如今太孫一顆心係在柳杏辭身上,她們還有啥爭搶的必要?

倒不如做個好姿態,給皇家留個好印象,將來或嫁人、或為官,得太孫一二關照,就是天大好處。

自然也有因不如意,而在背後暗暗說杏兒壞話的:“大家一道上課,偏她將太孫籠絡住,還不曉得使了啥狐媚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