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職業,也能把廚藝磨礪的非常優秀,但對於傳承,就未必那麼上心了。
所以三位巨佬對齊禹這口鍋都相當滿意。
齊禹也沒想到,自己偷懶之舉,竟成了無心插柳,讓老爺子們對他的評價更上一層樓,幾乎到了完美無缺的程度。
他應付謝超軒和齊老爺子兩句,注意力就全部落在了鍋裏。
炸花生米,最完美的窗口期隻有短短幾秒,火候不到則不夠酥脆,一旦過了則會把花生皮炸焦,發黑發苦,難度其實並不比油爆雙脆簡單多少,隻不過花生米哪怕炸的不夠完美,也非常好吃,所以才會成為大街小巷十分常見的小吃和下酒菜。
但齊禹要做,當然得做到完美,要抓住那個窗口。
不過說來慚愧,齊禹廚藝大成之後,還真沒炸過花生米,雖然功底到了,但經驗卻明顯不足。
說白了,他沒真正炸出過完美的花生米,哪怕有廚神的直覺(偽)作為外掛,品鑒水平也極高,但能否一次做成,心裏其實也沒底。
鍋中下入齊清河特地送來的提前晾涼的熟菜籽油,隨後冷油下入花生米,並下入一小塊豬油增香,大火燒油。
很快,豬油徹底化開,花生米也開始炸了起來,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齊禹趕緊開小火,然後立刻快速攪動著花生米,讓它受熱均勻,然後仔仔細細盯著花生米的紅皮。
等到皮開始變色,變得更加紅潤油亮了,齊禹迅速關火,以大笊籬把花生米撈出,抖一抖油。
可惜,花生米尚有餘溫,在色澤最為完美紅亮的時候關火,其實就已經過了,撈出來時便在餘溫的作用下,顏色逐漸轉為暗沉。
這份暗沉其實很不明顯,不說普通人,就是普通廚師可能都看不出端倪來,但齊禹的眼光是什麼水平,馬上就發現了瑕疵,頓時皺起眉。
稍微炸過了的花生米,迅速放在通風處吹涼,其實能很好的補救,對著空調出風口吹十幾秒效果最好,花生米能變得非常酥脆,尋常人也根本吃不出焦糊味與苦味來。
但齊禹不是尋常人,三位巨佬也不是,補救歸補救,還是不完美,故而都輕輕搖了搖頭。
好在齊禹也不氣餒,幹脆撒點鹽巴抖一抖,甩一邊回頭給店裏用,便把油鍋吹涼,打算重新再炸一鍋。
第二鍋,齊禹出鍋的時機更早了些,但仍稍微有些過。
第三鍋,出鍋早了,仍沒到最佳狀態。
謝超軒本想提點他幾句,但看他神情專注,想了想,便沒開口,任由他自己去找準最恰當的時機。
而第四鍋,齊禹終於撈起了令他滿意的花生米,瀝幹油,花生米溫度也下來些後,色澤便直接到了最完美的程度,不深不重,不缺不過,紅皮也相對完整,包裹在花生米上。
三位巨佬也都點了點頭。
齊禹便將笊籬放在一邊,任由花生米放涼,開始了最後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