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軒此話一出,大家的目光便都聚集了過來。
眾所周知,原四大菜係,其實都是相當重視冷盤的,如魯菜就有八冷盤,八熱菜,八大菜之說,其他菜係也都大同小異。
結果謝超軒卻賣起了關子,扭頭看向齊禹:“小禹,你來猜猜看,覺得我想做什麼?”
齊禹:……
我猜個錘子啊……
你猜我猜不猜?
不過本能地吐槽兩句後,齊禹倒還真的開始琢磨起來。
冷盤的作用,主要在於生津開胃,打開食欲,亦或清涼解暑,又或下酒,其實不可或缺,尤其在宴席上。不過冷盤確實不如熱菜那般五花八門,樣式其實相對比較固定,脫不開醃、泡、拌、鹵、臘等的範疇,亦或者大幾種方式相結合。
按道理來說,雖然冷盤也不講究樣式不重合,不過既然謝超軒特地提出,那就應該與兩位老爺子的大品類不一致。
其中,醃菜有了,口水雞在大方向上也能歸屬於“拌”這一範疇,鹵嘛,晁堂已經準備了醬牛肉,臘麼特別耗時間,除非謝超軒打算喊他徒弟快遞寄一份他親手做的臘菜,否則肯定來不及。
那就剩下“泡”了。
但話又說回來,醃與泡的界限,其實還蠻模糊地,醃菜泡菜往往都混著叫,齊禹個人理解嘛,醃菜相對而言耗時要久一些,涉及到食材失水與發酵,而泡菜則耗時相對短暫,入味了就行。
也就是說,齊禹認為醃菜的風味主要來源於各類厭氧乳酸菌、酵母菌的發酵,形成諸如乳酸、乙酸、乙醇等物質,各種物質之間又在酶的作用下進一步相互反應,生成具有獨特芳香氣味的各類脂,如乙酸乙酯,乙酸異戊脂等。
而泡菜的風味,則源於調味的泡菜水,多以醋酸為酸味來源,再加入糖與辣椒和各類香料,大酸中帶著甜,夾著各類香辛辣味。
泡菜考驗的主要就是調味,而醃菜則更像是做個“培養皿”,那是一條不歸路……
而謝超軒想做泡菜的話,各類風味口感與醃菜相近的跳水泡菜,如泡蘿卜、泡白菜、泡黃瓜、泡椒泡薑等,應當也可以排除了。
排除掉泡菜中品類最大的跳水泡菜,剩下可選的也就不多了,所以謝超軒看似是在為難人,其實答案貌似還真不難猜。
再結合他是在齊禹做好口水雞後產生的想法,靈感應該也和口水雞有關,再結合謝超軒魯菜大師的身份,答案已呼之欲出,就那麼三兩個。
齊禹選中一個名氣最大最經典的,試探著問:“老醋花生?”
謝超軒眼前一亮,不由讚歎:“果然不愧是我看中的徒弟,一猜就中,厲害啊!”
齊禹嘿嘿笑起來:“其實也不是很難猜啦,畢竟冷盤翻來覆去就那些品類……”
但齊老爺子卻狐疑起來,上上下下打量謝超軒幾眼,忍不住嘟噥道:“我啷個感覺你是在套路我們家小禹?”
“去去去,說啥呢,什麼套路?”
齊老爺子翻個白眼:“我感覺你壓根沒想好要做啥,純粹是想套路我家孫子幫你想,他要報出你滿意的菜名你就說他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