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禹:“是吧,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好吃的。”
龐亦津連連點頭,再夾起一塊鴨肉,試著蘸了蘸辣椒麵。
入口,烤鴨又多了一份香辣與微鹹,並進一步壓製住了本就不突出的油膩感,體驗更好。
想了想,他又去打了一小碟甜麵醬擺在邊上,也試著蘸了蘸。
同樣非常不錯。
但凡烤鴨,不論是哪個流派的,配點白糖或者甜麵醬吃,味道總歸差不了。
可惜,這不是帝都烤鴨。
於是龐亦津吃著吃著,便不由歎了口氣。
齊禹斜他一眼:“吃出問題在哪裏了?”
龐亦津:“鴨子選的不對,皮還是不夠厚,皮下油脂也不夠豐富,被低溫高溫逼了兩道,油脂被逼出七七八八,就沒法發泡了。”
齊禹:“確實……鴨子品種姑且不說,我們前期烘烤鴨子也有點問題,否則不至於一點油泡都起不來。”
龐亦津眉頭鎖緊:“沒道理啊,配方上也說了,前期的烘製,旨在利用利用低溫來烘去烤鴨中多餘的油脂,並令鴨皮發泡,吃起來不會那麼油膩……難道他還敢在配方上動手腳?那肯定瞞不過謝師傅吧?”
齊禹搖頭:“恐怕不是動手腳……烤鴨爐跟烤箱到底是不一樣的,說不定,連他都不知道其中的關鍵。”
“噢?”
“配方裏說,這一步要取出烤鴨爐裏多餘的木炭,僅留一兩根,維持著相對低的溫度來烘出烤鴨的油脂。那你有沒有想過,剛剛取出木炭時,爐子裏的溫度還是很高的?”
龐亦津愣了一下。
齊禹接著說:“所以,我覺得這一步的溫度變化相當關鍵,需要先以高溫預熱烤箱,令烤箱內維持相對高的溫度,至少在一百五十度以上,可能達到了一百八十度甚至更多,然後再將烤鴨放進去,逐步降溫,最終維持在六七十度的樣子,慢慢逼出油脂。
最初時的高溫,我想,目的就在於讓烤鴨皮發泡,並一定程度上鎖住烤鴨的水分,不僅僅是鴨肉的水分,還包括鴨皮的水分,這樣一來,最後正式高溫烘烤的時候,鴨皮不會失水過多,本身又經發泡變得飽滿,冷卻下來後自然也不會變得幹癟。
當然,我們的鴨子質量不行,皮下脂肪本來就不夠厚,油脂沒那麼豐富,才需要這麼多小心思,如果換做專做烤鴨的那種鴨子,或許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也不是不用那麼麻煩,而是最初時的高溫就隻是錦上添花的步驟,讓鴨皮發泡的更好而已,而非不可或缺的關鍵。”
龐亦津若有所思:“好像是這個道理……那,試試?”
齊禹:“可以試試……而且我還有個想法。除了高溫預熱之外,或許還有一種方法能讓烤鴨皮發泡。”
龐亦津一下就來了興趣:“噢?”
齊禹扭頭看向灶台:“油炸。”
“油炸?”龐亦津不明所以:“怎麼說?”
“你吃過炸豬皮嗎?泡發很好,非常酥脆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