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油一潑,滋啦作響。
緊跟著,他迅速涮鍋,著手準備白灼蝦的調料。
他用的是雞油。
一大塊雞油下鍋,開中小火慢慢燒著,隨後他快速切配起小料。
小料也不複雜,一共就三種,分別是辣椒圈、幹蔥頭和蒜末,一共做了四碗,前三碗就是純純的三種小料,第四種則是一2:1:3的比例混合。
四碗為一份,他同樣做了二十幾份。
雞油正好燒到冒煙,他關火起鍋,每個小碟中都均勻地潑入一小點雞油,隨後又往碟中倒入豉油,攪勻。
雞油豉油比大約在1:3。
如此,白灼蝦的靈魂料子便算做好了。
剛剛放下豉油,就聽見鈴響,龐亦津長呼口氣,嘴角掛起了自信的微笑。
很快,有工作人員上前來,將他做好的三份菜都端了下去。
又過了片刻,宴會廳大門打開,一群青春靚麗的服務員提著食盒魚貫而入,當先幾人徑直上了主席台,剩餘的則分散四方,走到之前報過名的選手評委跟前,將食盒放好,取出裏邊的菜,一一擺開。
齊禹看著眼前的配菜,陷入沉思。
比賽前說好的重新擺盤,他們確實也這麼做了,但現在看,意義貌似並不是很大……
一方麵,龐亦津所做的菜,樣式明顯要比顧默寧好看得多。
龐亦津做的菜,金湯明豔,蔥薑炒肉掛芡完美,大蝦紅亮飽滿,一看就讓人胃口大開。
至於顧默寧對比起來就差了一截,單看倒是還好,可一跟龐亦津的對比,就顯得金湯偏濃發暗,大蝦更是有些發癟泛白,也就蔥薑炒肉賣相好些,沒勾芡,但油光均勻且明亮,薑片金黃蔥葉翠綠蔥段乳白,看起來還有點意思。
另一方麵則是蘸料。
龐亦津的白灼蝦做了四份料汁,而且基底用的都是雞油和豉油,而顧默寧隻有一份蘸料,用了蔥白、薑米、蒜末和辣椒碎,聞味道潑的應該是菜籽油、耗油和醋。
而且顧默寧貌似沒挑蝦線,好在舉辦方提供的蝦比較講究,都是海蝦,而且明顯清水養殖了一陣,蝦線裏的髒東西吐的非常幹淨。
看了一會兒,齊禹提筷,先嚐了嚐魚肉。
沒什麼驚喜。
龐亦津這份金湯酸菜魚做的一般般,勉勉強強夠得到B級的水準,比專門賣酸菜魚的口碑飯店還是差些,但起碼魚片非常嫩滑。
顧默寧的就更次了,B-級估計都勉強,酸辣味比之龐亦津的略重,但還不如龐亦津的湯汁味道和諧,而且魚肉果然沒掛好芡,有點融進湯裏了,導致有點謝湯,不論口感還是賣相都差幾分。
再嚐嚐蔥薑炒肉,兩人做的同樣中規中矩,都隻有C級水準,但還是龐亦津更勝一籌,接近B-水平。
最後,齊禹盯上了大蝦。
直覺告訴他,龐亦津這份大蝦,會給他足夠的驚喜。
快速掰開蝦頭,剝掉殼,蘸蘸蒜油,齊禹迫不及待地將蝦肉送入口中。
嗤!
爆汁!
“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