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怎麼不能。”齊老爺子笑起來:“更精確的掌握溫度,就能更好的熬好湯,很不錯。”
說著他斜了謝超軒一眼,下巴一揚:“炒鍋鍋鏟是工具,溫度計就不是工具了嗎?隻要能把菜炒得更好,什麼工具不能用?我們這些老東西也得與時俱進,思維別太死板嘛!”
謝超軒翻了個白眼:“我又沒說什麼。”
謝超軒又看向齊禹:“我還真沒用溫度計探過湯溫,確實不知道最合適的溫度具體是多少。但清湯我閉著眼睛也能掃出來,這樣,我幫你盯著湯,我說好了你就記下溫度,下入雞茸,以後就按這個溫度熬就是了。”
“好嘞!”齊禹用力點頭,嘴角勾起。
最考驗經驗和功底的溫度解決了,齊禹來了自信,覺得這清湯好像也不是特別難。
當然,火候的學問太多,絕不僅僅隻是一個溫度而已,溫度計隻能幫他比較輕鬆地做出一鍋及格的清湯,但真正要做好,還得靠自己去積累。
默默等了一小會兒,謝超軒忽然說:“差不多了,下雞茸。”
齊禹忙看一眼溫度計,記下溫度計的讀數。
四十八攝氏度。
緊跟著,他迅速提起溫度計放一遍,抓起大勺攪拌湯汁,讓湯轉起來,接著倒入雞茸,繼續順著一個方向快速攪拌,讓它在湯汁裏均勻散開,隨後開微火燉煮,再次往湯裏插入溫度計。
“不行,火太小了。”謝超軒指點道:“火太小,升溫慢,雞茸就要沉澱,進而聚團。”
齊禹問:“那可以一直攪拌著嗎?”
“現在當然要攪拌,但如果一直攪拌下去,你的雞茸不吸附雜質了嗎?我們要盡快讓雞茸形成棉絮狀,並維持狀態穩定,之後就盡量不要碰它了,避免把它吸收的雜質又給攪了出來。”
齊禹哦一聲,往湯鍋裏插入溫度計,隨後又轉中火,同時繼續攪拌。
“還是不行,火又太大了,火太大升溫太快,雞茸熟的快,同樣不能成絮,不夠棉,轉小一點。”
就這樣,齊禹反複調整幾次火力,才最終將火控製在合適的範圍內。
“不錯,就這樣。但火力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盯著點,等湯溫到了七十度左右就停止攪拌,等雞茸初步成絮就該轉小火了,再等湯到九十多度小沸的時候轉微火,但又不能太輕微,還得繼續讓溫度緩慢上升。”
齊禹點頭照做,並記下了幾次轉火候時的關鍵溫度。
很快,溫度計到了92度,齊禹謝超軒指點下調整火候,然後貓下腰盯著火苗看了半天。
謝超軒笑了:“盯著火的大小毫無意義,你得根據鍋的大小薄厚乃至材質,湯的多少去調節火力,你還不如盯著溫度計,記住它溫度變化的速度。”
一言驚醒夢中人,齊禹趕緊站起來盯著溫度計看。
湯溫漲的很慢,差不多兩三分鍾才能上漲一度。
而且隨著湯溫越來越高,散熱越來越慢,漲的速度還會變慢。
想到這裏,齊禹扭頭問謝超軒:“老師,等會還要繼續調整火力嗎?”
“不用,到了這一步,關鍵就是掃湯了,火力不必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