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2 / 2)

周安和周惠這幾日跑前跑後,總算是把事情弄明白了,回來告訴嶽氏和段婷,好讓她們放心,又收拾了東西,使了銀子去給周寧送去。

海氏,曲卿和王蘅都去安慰段婷,她現在正懷著身子了,可經不起打擊,萬一想不開,傷了身子,可是沒地方說理去,可段婷卻笑著讓大家別擔心,道:“我知道輕重,就是殺人也要皇上禦筆朱批呢,這也不是一件小事,外頭的事我也幫不上忙,也隻有照顧好自己,讓他放心了。”

海氏道:“你能這麼想就好,四弟雖說是在牢裏,可也有封大人關照著,咱們又送了吃的喝的鋪蓋進去,斷不會叫他受罪,等事情查明,四弟自然就能回來了。”

曲卿道:“說到底,這是小人作祟的事,咱們知道了背後主使者是誰,總比兩眼一抹黑強。”

段婷原先的話還有幾分硬撐,可聽了妯娌的勸解,倒是越發的放寬了心。

本以為這事很快就能了解,可情況卻急轉直下,大理寺派人幹涉了這件事,非得要把周寧送到大理寺的衙門去,封若山自然不會答應,兩邊就鏘鏘起來了,後來上報給了趙雪知道,他雖然是皇子,但到底還是個孩子,自然聽封若山和高之雅的,而封若山好高之雅又是要保周寧的,這事一時間就僵持住了。

可沒過幾日,林家卻又拿出一封信來,是周寧的親筆,信上痛斥趙淩,反而對燕帝十分推崇,若說之前修史書露出那樣一星半點的意思算不得什麼,如今這封信就成了鐵證了!

順天府和大理寺聯合起來,拿著信去刑部逼問封若山,封若山無法,隻好會同順天府和大理寺一起審理這件事。

關於這封信,不光周家覺得莫名其妙,就連周寧也沒有印象,可那偏偏是他的筆跡,連他都不能反駁,因此在上堂時被問及信的事,他還真是啞口無言。

這件案子審理了三天,終於有了結果,大理寺和順天府都要判斬立決,但被封若山和高之雅否決了,反而暫時收監,把事情寫成了折子送往西域,請趙淩的示下。

可判斬立決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段婷一聽這消息就暈倒了,周家上下一番忙亂。

段婷這一胎原本就懷的不好,她又上了年紀,又求子心切,如今受了這樣的打擊,一下子病倒了,嶽氏愁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海氏和曲卿也隻能盡力的安慰,至於其他的事,誰也說不準,林家連那樣的信都拿得出來,倘若是再拿出什麼不容抵賴的證據又怎麼辦呢?

如今周寧從刑部大牢移去了大理寺衙門,想要照顧就不容易了,周惠和周碩使了銀子進去瞧他,卻看到獄卒竟然動用私刑,拿鞭子抽周寧,還不給吃不給喝的,周碩一時氣憤,把那兩個獄卒打了,結果這事就鬧大了,連周惠和周碩也被關了進去。

嶽氏一聽這消息也是蒙住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二夫人也過來哭,淚眼蒙蒙的問該怎麼辦,嶽氏哪裏有什麼法子,隻看著周經略和周安想法子了。

可如今周家在京城說話已經不頂用了,即便以前有些人脈,卻已經是人走茶涼,就是周經略出麵,人家也未必買賬,一時間,周家竟然陷入了絕境。

這時,王蘅想起一個人來,薑寒!

薑寒是趙淩的表弟,又被封為定安侯,向來是聖眷不帥,滿朝文武也就他敢駁趙淩的話,京城中許多一品二品見了他也發怵。

這次禦駕親征,段青山去了,連王瀾都跟著去了,幫著在後方運運糧草,唯獨薑寒沒去,倘若能求得他出麵,別說大理寺了,就是林家也未必敢再這麼算計。

王蘅這話一說,嶽氏自然連連點頭,說好,可隨即又犯了愁,不知道該叫誰去,王蘅想著既然是自己提出來的,少不得自己去一趟,遂道:“娘,要不然我去吧,以前倒是打過一次兩次交道。”

嶽氏心慌意亂之下,也顧不得王蘅和薑寒之間是有過節的了,隻連連點頭,而王蘅也套了馬車去了定安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