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就遇到過一個學員,她的男友本身的性格比較冷,(這個源於他十幾二十年的性格養成,並不是針對這個學員)。
所以剛開始在一起時,隻要一吵架,男生的解決方式,就是冷戰。
當然,選擇這種方式,倒不是他真的想要以此方式去傷害這個學員,而是他發自內心的認為,讓兩個人冷靜然後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手段。
直到我告訴我的這個學員,要學會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告訴對方,選一個好的時間,告訴他說“你不來哄我,我就覺得你一定是不愛我了,我不知道你要不要我了”。
至此之後,男生隻要一吵架,就會想起她說的這些話,會害怕女生傷心難過,慢慢的就不會了。就算再生氣,也會主動發上“晚安”兩個字,去打破“隔夜仇”的局麵。
而我認識的另外一個朋友呢?剛開始時,談戀愛,對女朋友無微不至,人人都說他是體貼的溫柔暖男。
可是後來有了幾次矛盾,吵了幾次架之後,他對女友就越來越冷。即使女孩生氣難過,好幾天不吃飯,他都不會服軟一次。
所以千萬不信什麼性格使然,隻要真心去愛一個人,他的內心就會去記掛著他的感受,隻有不夠愛,才會不願妥協改變,不顧及你的感受,我行我素。
把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戀愛關係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好感的互惠性和回報性。
顧名思義,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對你好,最聰明的辦法不是逼迫他去這樣做,而是以身作則,主動對他好。他再反過來回饋給你,你們二人互相推進,周而複始。
這本是推進二人關係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
但是,倘若一個人並不是再發自內心的喜歡你,那麼他則會將這樣的一種雙向行為,變成你的單向輸出。
你對他的好他照單全收,但他卻並不會回饋你分毫。硬生生把你當做是一種“工具”和“免費服務”。
無論你如何辛苦,如何努力,到頭來在他眼裏隻會成為“傻子”和“老媽子,”換不來半分感動,因為他已經習慣了。
不再分享交流
你:我剛吃完早餐,現在去坐地鐵咯~
他:哦。
你:給你發個有趣的東西,你快看看。
他:恩。
你:晚飯一起吃吧?我想吃日料。
他:好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和他的聊天,幾乎都變成了這樣的模式,你努力的想要和他分享你的生活,可是他對你的回答卻日益簡練。
搜索聊天記錄,“哦”、“恩”這樣的字在你們之間的談話中占據了百分之50以上。
如果是這樣,那麼無疑,對方對你的愛也就變得像這些簡練的字數一樣,寥寥無幾。
有人說,判斷一段感情能不能長久,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彼此是否願意聽對方講廢話。
今天吃了什麼,幹了什麼,什麼心情,什麼狀態等等一些廢話的分享,才是一段感情裏必要的東西。
所以,當一段感情中,對方連話都不想再跟你多說的話,那這段感情就隻剩下了垂死掙紮。
拒絕親密接觸
兩個人在一起,會擁抱,會接吻,甚至會為愛鼓掌,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雖然說,對於女生來說,愛是性的必要條件,而對於男人來說,即使麵對一個自己不愛的女生也不會排斥性關係的發生。
但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你時,也會拒絕再跟你發生“親密接觸”。
曾有一項心理研究表明:人會抗拒與自己內心厭惡的人產生肢體接觸。隻有在你喜歡一個人時,才會控製不住的想要和他不斷地產生親密的肢體觸碰。
我們這裏所說的親密的接觸,無關乎“性”,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親昵舉動,例如走在路上主動拉你的手,生活中的一些親親抱抱舉高高的一些粘膩舉動等。
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你時,他們也許還會因為生理本能去跟你發生一些與性相關的事情,但感情是騙不了人的,那種無關乎性的“親昵”接觸,絕對是裝不出來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對你的“愛撫”僅限於床上,那麼那他對你的愛,自然也所剩無幾。
世界上隻有三種事情無法隱藏,咳嗽、貧窮,還有愛。當一個人不愛你的時候,是必然會露出蛛絲馬跡的。
我們告訴大家這些,並不是要讓大家去懷疑自己的感情,而是要讓大家認識到自己的情感現狀。
有問題那麼就趕緊采取行動,扭轉關係,或者及時止損。
不要再不明不白的去為一段隻會消耗你的感情,去白白的浪費光陰,傻傻的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