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會想結婚嗎(1 / 3)

如今的時代,感覺身邊選擇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有數據就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

而這其中“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比男性多”,城市單身者如今正逐漸成為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而在這個群體中:

男性更多是因為經濟原因,或未找到心儀對象而“被動單身”女性則更多是由於某些原因不願意找對象,屬於“主動單身”。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什麼讓一些女性,寧願單身,也不願意步入婚姻呢?

我無意間看到了一位網友這樣的回答:

我都能單手換水了還要什麼男朋友?

雖然這位網友的回答看似簡潔幽默,但實際卻是一針見血的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當代女性自身能力和學識的提高,使得他們不不必為了生存,而去依附男性。

我就聽過一些女生這麼說:我自己什麼的都能做,還要男人幹嘛呢?

她們工作能力強,僅憑自己就能過上優質的生活。她們很獨立,會做飯,會洗衣,會換燈泡,會修水管。她們擁有朋友,擁有自己的愛好,閑暇時間不是約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就是健身,瑜伽,插畫做一切自己享受的事情。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我自己也能活得很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樣有什麼不好?

當有了另外一半之後,很多事情都會受到牽製,會因為對方跟自己的摩擦而不悅,會因為跟對方的意見不合而吵架,而對方也會因為他的想法而對自己的行為橫加幹涉。

這樣的生活豈不是自找苦吃嗎?所以單身,它不香嗎?

其次,支配自由度低,婚姻生活對女性的消耗過大,也是許多女性不願意結婚的原因。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是一個男網友發的。他說自己月薪2萬,需要還車貸、房貸,妻子全職在家,一個月給她6000塊錢的生活費。不知道是不夠用還是怎麼回事,她妻子刷了信用卡,沒有告訴他,倆人就因為這事吵了起來。

男子很不理解,一月6000塊錢的生活費,買菜買水果吃飯開銷3000,孩子奶粉2000,1000備用啥的,咋還不夠花了呢?

後來才被網友扒出,他們是生活在江浙地區,物價本身就高,光買是在超市買肉蛋奶,蔬菜類的平均次消費就不低於200,再加上每個季度所需要繳納的水電物業費用,實際是真的很緊張。

並且這樣的消費分配,還必須在女人每個月完全不給自己買護膚品,買衣服的情況下。

試問這樣的操心勞力,還要被質疑的心情,誰又能好受?

不僅如此,很多因為婚姻和孩子無法出來工作的女性,也一直因此生活在低自尊的生活狀態中。丈夫覺得是自己為家庭全心付出,而女人全職在家隻是依附自己生活的媽蟲(對全職主婦的蔑稱)。

可是他們又何曾去體會,作為一個妻子,乃至一個家庭主婦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消耗。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買菜做飯洗衣服,跟婆婆吵架,跟鄰居吵架,輔導孩子做作業......

這些東西和加班不同,沒法量化,一般也不會有人去量化。

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裏,就將這種不正式女性付出,用婚姻享受“免費”服務的行為稱之為“愛情剝削”。

劇裏,男主聘請了新垣結衣來當家政。早上起來做早餐午餐給男主帶去公司,趁他出門就在家裏大搞衛生,總之,要讓他住得舒心。

久而久之,他們產生了感情,男主想和她結束金錢關係,正式成為夫妻。新垣結衣卻警覺起來了:沒門。

她認認真真算了,家務勞動如果換算成工作,按每天8小時來算,年薪價值300萬日元。也就是年薪18萬人民幣,平均月薪1.5萬元。

之前雇傭關係,她做家務他付錢,結了婚她反倒變成了白幹活。

雖然這隻是電視劇,但現實生活中,不就是這樣嗎?

女人因為婚姻,放棄了工作,放棄了自我,在家中整日做著帶娃,持家的細碎工作,可到頭來卻被了另一半看成是閑賦在家,被自己養活,不僅不給予任何回報,甚至還諸多怨言,頤指氣使。

可想而知,這樣的婚姻生活又是我們願意要的嗎?所以不少女性由此產生,與其被婚姻和愛情無情的消耗和拖垮,還不如灑脫的活著,至少一個人就算每月收入隻有5000,即使花3000在自己身上,也不會有人說你自私、說你不懂得勤儉持家。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現實殘酷,婚姻“詛咒”,也讓很多女性,不敢觸碰婚姻。

超女何潔在一檔節目中談到自己支離破碎的婚姻時,就曾失控淚崩,說:“我不會再結婚了!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因為愛在一起,你們快樂過幸福過,最後分手時變成你死我活的狀態,這很恐怖。”(哈哈哈,雖然她後麵又結婚了)

如果說,婚姻能夠保證兩個相愛的人,彼此愛慕,相戀到老,那麼生活中的蹉跎也就顯得得償所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