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此類的行為還有很多很多,引導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隻有當一開始你就巧妙的滲透讓他為你“付出”的這個概念,後期他才會更順其自然,甚至把為了付出當成一個“習慣性”動作。
02
戀愛期間鞏固加強
想讓一個男人在戀愛時懂得對你回饋和付出,你得分兩步來做,
第一讓他知道你的訴求,也就是讓他知道,你需要他的付出。
比如你可以表現出你對節日、紀念日等特殊日子的重視,隻有當你重視這些時間點的時候,男生才有可能給你送禮物,給你浪漫驚喜。(當然,你不能隻重視一個節日,也不能每個節日都重視,最好重視一年內的3到4個節日。)
另外在聊天中你還可以表達並釋放興趣指標,讓他懂你喜歡什麼,是否想要他為你付出投入。
你可以說“親愛的,我最近看上了一條裙子,我好喜歡那條裙子呀,可是有點貴,我的糧倉還沒有放糧呢....“
然後幸福的問他”你覺得我穿這條裙子會好看嗎“。
這個操作的關鍵點就是要創造合理的暗示他的機會,引導他想象付出後所得到的美好和成就感!
當然,讓他知道你的訴求,隻是第一步。真正讓他們樂於付出,滿足你的訴求,才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你就需要做好第二步——建立獎賞機製。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之前提到過的一個“巴普洛夫實驗”。當每次給狗送食物以前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鈴聲一響或紅燈一亮,狗就開始分泌唾液。
這其實就是一種潛意識被不斷強化的自然條件反應現象。
人也是一樣,當一個男人總是在他為你付出時,得到獎勵,在違背這一規律時得到懲罰,那麼他自然而然就會建立起一種條件反射。
比如在你在收到男人送你的禮物後,要適時的對他進行回饋,對他進行誇讚,說一些“謝謝呢,我好喜歡~~你眼光真好”,“親愛的,我感覺自己好幸福,跟你在一起有被照顧的感覺”這類感激的話,又或者在行動上滿足一次他的需求,例如放他去跟兄弟打一場遊戲,給他做一頓他愛吃的飯等等。
這種獎賞回路就強化了男生對你付出,主動滿足你需求的行為。
同樣的,當對方不願滿足你的訴求,不主動為你付出的時候,你也應當及時的表達出你的不悅情緒,並作出相應懲罰。
比如你希望對方能夠主動來找你約會,但對方並不答應。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明確的告訴他,你很不開心,本來你是打算帶他去他一直很喜歡的餐廳的,但既然他不來,你就把位置讓給你朋友了。(一定要是事後再讓他知道這件事情)。
如此一來,他就會懊悔不及。
當對方在跟你的相處中,逐漸的建立起一種“他為你付出,他就能獲得更多,他拒絕為你付出就會失去更多”的這樣一種條件反射時,對方自然也就更願意去為你付出了。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引導”付出,讓男人也懂得用回饋的方式愛你的建議。
當然,這些方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健康戀愛的基礎上的。
如果說你不愛對方,卻費盡心機的讓對方為你付出,那我希望你能忘記這篇文章,我們這篇文章是為很多回避型依戀的寶所寫(正如這位粉絲的男朋友),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渴望愛對方,但又會回避去表現愛,所以可以采用有意識的為對方付出或引導對方付出,從而產生更濃烈的親密感。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戀愛話題,她說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分手是突如其來的,可是冷靜之後,回頭看,才發現一切都有跡可循。
她和她的前任就是如此,當初前任突然離開她,她仿佛晴天霹靂,可是後來才發現,原來他的不愛,他的冷漠,他的離去,早已蓄謀已久,等著她“自投羅網”。
有人說: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離。
有的人就算心中早已千軍萬馬,表麵上卻還是不動聲色的跟你談論著今天的穿搭。
可麵對感情,誰又真的能當成熟穩重,懂自我調解的成年人呢?
就算再善於掩飾,有些事情終歸是掩藏不住。當一個男人不再愛你的時候,總有一些行徑早就出賣了他的內心想法:
01
不顧及你的感受
愛一個人是什麼樣子?我覺得有句話形容的十分準確,那就是“眼睛為你下著雨,心卻為你打著傘”。
當一個人,真心愛你的時候,即使你們之間發生了多少不愉快,有了多麼激烈的矛盾爭吵,他的心裏也還是記掛著你,在乎著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