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墓地上的邪風(3 / 3)

琦客福是多隆阿手下第一員猛將,跟多隆阿一樣忠勇好戰,年輕時學嶽母刺字在自己的胳膊上刻上“忠心報國”四字,每次衝鋒陷陣都一馬當先衝鋒在前,深得手下敬仰,眾將士見主帥處決了招攬禍事的元凶也得慢慢恢複士氣,開始按部就班安營紮寨,就等夜色來臨離開這是非之地。

天黑之後,先是前鋒五千人馬偷偷越過老廟台,等占領八公山西側第一道關卡後,琦客福才小心翼翼派出了第二支人馬,等把忘情穀全都控製住後,琦客福把中軍大帳重新挪到老廟台南坡的空地上,欲以監視老廟台上的獨立團。

琦客福知道在八公山留下一顆釘子早晚是禍害,為了事後推卸責任給勝保寫了一封信,其中有段話寫道:“八公山十之占九,唯老廟台不曾攻陷,非將士不效命,實賊匪奸猾,其據險而守,火器凶猛。吾輩強攻數次,死傷累累,或慷慨捐軀,或從容就義,為大局思量,庶紮營於山腳下,誓與大軍共存亡,以示天下。”

洋洋萬言,一場敗仗讓琦客福寫成一片表忠檄文,把墓地邪風造成的損失全都轉嫁於獨立團身上,借機誇大獨立團戰鬥力,減輕自己的罪責。

中路軍打得艱難,其它兩路卻全都高奏凱歌,勝保接到琦客福的手摺根本沒當回事,把注意力全放在如何爭回解放省城廬州府的功勞和占領六安的春秋大夢上了,給多隆阿留下六萬人馬後,親自率領剩下的三萬馬步官兵繼續追擊從北爐橋鎮逃走的獨立團,沿途又收複了瓦埠站等縣城,一口氣衝進廬州府,見著劉盛藻倚老賣老破口大罵,早把消失不見的獨立團潰兵忘到腦後。

多隆阿知道黃孛獨立團主力就在壽州城附近,仗著人多勢眾也沒把琦客福的提醒當回事,算計著隻要把壽州城包圍的水泄不通,區區一個老廟台還能起多大作用?於是命令親兵給琦客福帶去口諭,隻要守住八公山其它要隘,不讓老廟台山上的獨立團衝下來搗蛋,就算琦客福完成任務。

琦客福接到多隆阿的口諭終於放下心,隻要不讓自己猛攻老廟台,自己完全相信能困死山上的獨立團,當天晚上琦客福便率領親兵護衛也偷偷越過老廟台來到八公山第一道關隘,關鍵時刻想助多隆阿一臂之力。

六萬大軍再加上淮河上的一萬八千水師,壽州城方圓十裏之內全是清軍的天下,包圍的裏三層外三層,連隻鳥都飛不進去。

多隆阿先是圍著壽州城轉了好幾圈,最後選中了防守薄弱的東城門做為主攻方向,把全軍所有的四十多門火炮全都集中在一起猛攻壽州城東門,就等消滅掉城牆上的守軍後大肆進攻。

一開始果不出多隆阿意料之外,四十多門火炮很快就把城牆上的獨立團打得鳥散魚潰,偶爾城牆上射出一顆還擊的炮彈立刻被已方炮火淹沒掉,等炮火停息後城牆上已經看不見一個人影,樂得多隆阿急忙下令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兩萬多清軍密密麻麻殺向城牆下,沒等清軍架起雲梯便遭到守城的獨立團迎頭痛擊,密密麻麻的手榴彈落在清軍當中,炸得清軍死傷慘重,第一波攻擊很快就敗下陣來。

多隆阿雖然震驚獨立團近身火器的威力,但是欺負對方火炮稀少,為了速戰速決命令火炮繼續猛轟,趁著對方隱藏起來的空隙又發起了一輪進攻,來來回回拉鋸了三個回合,清軍丟下遍地屍骸也沒沾到多少便宜。

此時夜色已經降臨,多隆阿隻好下令鳴鑼收兵,跟幾個幕僚軍師研究對策。

“大人,對方近身火器實在厲害,在沒打開缺口之前不能再做無謂的進攻。”一位軍師說道。

“不錯大人,對方的短處就是缺少火炮,依卑職所見,咱們可以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用火炮作掩護,派一支工兵隊伍衝到城牆下挖洞埋設火藥,隻要炸開一個缺口,攻下壽州城隻在朝夕。”

眾幕僚你一言我一語為多隆阿出謀劃策,聽得多隆阿不住地點頭稱讚,欣然接受了眾人的意見,單等次日就照計行事。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飯清軍就開始發起猛烈的炮擊,為了增加炮擊威力,多隆阿把呆在後方的兩位畢乃爾的同僚洋人也派到炮兵陣地,兩位洋人見對方並沒有多少火炮,也就放下心指導眾炮兵轟擊城牆。

可惜這次多隆阿打錯了算盤,其遇到的反抗比昨日不知增加了幾倍,簡直用匪夷所思都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