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朝陽聞言,眼睛中閃過一縷光芒。
大部分學生們一片沉思,隻有少數一些人露出憤怒的神情。
有的人立刻憤然站起,攻擊道:“方鳴庭,你膽敢質疑儒家,自古製定的傳承法?你這是大逆不道!數典忘祖!羞於你為伍!”
也有人道:“方鳴庭,你這個會元也是儒家製度產生的,也敢抨擊儒家,口出狂言!你吃誰的飯,喝誰的奶?還有長幼尊卑嗎?簡直是儒家敗類!”
句句誅心,口口討伐!
儒家文化數千年來,深入人心,哪怕皇室也要依仗儒家治理天下,也要儒家安撫百姓!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絕非空口白話!
朝廷百官,皆出儒門!任何人想要改換他們的思想,都難如登天!
更有許多大儒,德高望重,在民間,在山林,孜孜不倦,窮其一生研究儒學,畢生心血指望著書立言,名垂青史,改變當世,影響後世!
這是一股龐大勢力!
現在身在國子監,學生們尚有師生名義鎮壓,大部分會沉默,但是一旦到了外麵,絕非如此局麵,隻怕立刻天下沸騰,群起反對!
方鳴庭肅穆道:“儒門長存數千年,仍不能改變許多陋習,百姓受益麵沒有持續擴大,總在一個惡性循環中,即大治-大亂-大治!這還不能說明其存在巨大問題嗎?我們首先是天下人,而後才是儒門弟子!我們第一考慮的必須是公理!實事求是,行與不行?人所皆知!”
包岩站起道:“方兄,你的意思是儒門弟子,隻做包庇,不敢認清儒門缺點?我認為絕非如此。聖人曰,日省三身!就是講我們要每天多次反省,自我糾正,儒門弟子也敢於承認錯誤,擔當錯誤!況且,天下間沒有完美的製度,不可能實施了沒有缺點,故能夠不斷改進的製度就是好製度!儒門顯然符合,絕非你所說的那麼糟糕!”
易朝陽忽然插口道:“包岩同學,儒門確實會改進,但是是否向好的方向去呢?又是否能夠適應時代的變遷?假如,改進速度不如時代變化快,依然會淘汰!而儒門當今的主要思想,仍是按照前朝一些製度來治理天下,改進的終究屬於少數,也沒有公開表示要改革,也沒有大改革的魄力和手段!那麼自然得取賢讓位!”
“而且,我德族改天換地,無論意誌,力量,思想都強大到了極點,具備掃除一且汙穢和垃圾的能力!凡是不合理,不公平,不道德,不平等統統清除!然後給天下人一個真正的希望!”
包岩問:“易老師,你能給天下人的希望是什麼?”
易朝陽笑道:“希望是什麼?希望是人們心中的渴望,譬如理想,譬如感情,譬如空間,譬如美好,也是改變或者改善,是夢想一步步成真,是生活一步步改變,變好,是感情一步步醇厚,是驚喜不斷閃現,是激動,是靈光!是令你興奮的顫抖的渴望!
而我們改革或者變革,就是要將希望帶給天下人,融入日常,讓他們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他們擁有一個真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