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上官(3 / 3)

陳新連忙客氣,孫元化歎氣道:“他們原來都是東江鎮的,最早是東山礦工,他們起事之時,情形十分壯烈,我當年聽聞消息不禁扼腕,他們是今年才投奔於我,這些遼民十年來披荊斬棘,著實是苦了。”

陳新看看孫元化臉色,確實是一臉憐惜,很有親和力,似乎決斷肅殺之氣稍微少了些。

接著孫元化又給他介紹了另外一個軍將,陳新原本以為是耿仲明,結果卻是叫做李九成,同樣是從東江鎮來的,現在是標營千總,隨行護衛,滿臉殺氣,陳新也沒聽過這個人,隻是客氣的見禮,那李九成連笑起來都看著別扭,實在是滿臉橫肉。

孫元化介紹完畢,一把拉起陳新的手,大聲對孔有德道:“既然陳將軍遠迎至此,咱們也別磨蹭了,你找匹馬來,我與陳將軍並騎而行。”

孔有德哎了一聲,回頭就把一個騎兵拖下馬來,親自扶著孫元化上馬,又在前麵牽著馬行走。宋聞賢則陪著呂直,還是坐馬車。

孫元化一邊走一邊與陳新閑談,大多問些練兵之事,他對陳新火繩槍兵的編製很感興趣,特別是全火器分遣隊的使用,但似乎對戚繼光搞的殺手隊不太感冒。

陳新的戰兵大多是按練兵實紀訓練,隻有編製和操典有所改進,他見孫元化對冷兵器不上心,本想提醒,晃眼看到前麵牽馬的孔有德,又把話吞了回去。

接著孫元化就跟他說了軍餉的事,文登營的秋餉全部按關寧軍標準發放,孫元化當然暗示全靠他的運作,陳新一副感激樣子,能爭到錢的領導,哪個下屬不喜歡。如果按關寧軍標準,普通兵一兩五,家丁二兩四,陳新報了五百個家丁,一年總共能拿到七萬二千兩,每兵還有五鬥的本色米糧,對他的經濟狀況能有所改善。當然這個銀子是吃不完的,給各位的孝敬有得漲一點。

陳新感謝之後,對孫元化道:“大人給了下官如此多關照,小人原本該知足,不過小人確實對一樣東西心癢難耐,忍不住說出來,大人勿怪。”

“陳將軍但講無妨。”

“下官一向最喜琢磨火器,特別是紅夷炮,在四城之時,關寧軍紅夷炮隊威風八麵,下官一打聽,才知是孫大人打磨出來的炮隊,當時便覺著大人乃神人也。”

孫元化原本就最喜歡研究這些東西,陳新投其所好,這一下孫元化被撓到癢處,他精神一振,兩眼放光的盯著陳新,完全不是那副穩妥的文官模樣。他口中說道:“陳將軍能有此遠見,實乃難得,紅夷炮乃軍國之器,此器一出,餘皆不足論也。然紅夷炮鑄造實屬艱難,鑄造之時,銅鍚之劑量,煉鐵之火候,內外徑之厚薄,前後徑 之加減,彈與藥之重輕,都是學問,本官天啟二年奉孫閣老之命製炮,連鑄三門,三門皆炸,和也,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陳新看過《西洋火攻神器說》,不斷恰到好處的發問,孫元化滔滔不絕,很快把陳新引為知音。陳新便乘機要弗朗機教官,孫元化正在高興處,馬上就答應派三人協助。

他們兩人談得高興,後麵的宋聞賢陪在呂直車旁,也是十分得體,但陳新的親兵隊中,卻有兩雙陰冷的眼睛盯著孫元化的方向。

周世發在帽簷下一直盯著孔有德,他對臨時叫來的張東說道:“看清了沒有,這個人就是大人交代過的目標之一,到了登州後,打聽清楚他的情形。”

張東微微低頭回道:“大人,我看過的點子,從來沒有忘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