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陽公主(2 / 2)

少年男子見蒹葭不明白,忙轉了一個話題。聊起了小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張氏見蕭蒹葭與少年男子越說越開心,相處甚歡。忙道:“家夫外出,小婦人不敢招待各位貴客。”

少年男子聽到張氏如此說,答道:“未使人提前通知,是我們失禮了。”

說完,起身與眾人離去。

一行人走到村口,儒雅男人見四下無人,問道:“殿下,意下如何?”

少年男子微笑不語。

魁岸男人道:“小是小了點,但是前天袁先生過軍營,讓我們代奏隋帝陛下,此女為鎮宮眼之人。”

儒雅男人道:“袁先生也說過,此女命犯桃花。”

少年男子目視二人:“蒹葭才兩歲,懂得什麼。隻要養在深宮裏,讓她從小心裏隻有我一個,自然會無妨。更何況……”

儒雅男人與魁岸男人齊聲道:“當‘母儀天下’。”

少年男子輕輕掃了二人一眼:“慎言。”

二人忙閉口低首。

少年男子頜首:“此女如此姿容,當是意外之喜。”

魁岸男人打趣道:“殿下原來想著此女會被梁主棄於鄉間,隻怕醜鄙不堪。哈哈。”

儒雅男人也接口打趣道:“哈哈,卻沒想到居然是這樣一個小小美人胚子。”

少年男子道:“袁先生找到此女,真是天助我矣。”

說完,轉首吩咐儒雅男人:“輔伯,你去江陵奉上國書,請小公主生辰送入長安。”

輔伯是隋朝名將賀若弼的字。賀若弼應道:“是,晉王殿下。”原來,此少年男子就是晉王楊廣。

隋帝調楊勇守洛陽備戰突厥之後,把原駐守在並州的晉王調來隋梁前線。因此,袁天罡到隋軍營傳信的時候,遇上的不是楊勇的手下,而是楊廣的手下。

這當真是天意。

當初大隋向梁國求婚時,楊勇已有妻室,而且因為知道聯姻的真正原因:為的是聲稱配嫁祭祀之用的、那些開皇元年所生的童男童女。所以,他不屑於娶即將亡國的梁國公主,力辭了。

楊廣則為了博得父母歡心,一力應承下來。

原本他也僅僅隻是為了哄父母開心罷了,卻未料到小公主有這等命格。袁天罡送信給楊勇之時,也偏偏在調防之後。果然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種種巧合,成就了一對帝後,一段傳奇。

楊廣雖然年級小,且表麵恭順,但是暗中卻四處拉攏人手。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後,不顧危險,微服帶著身邊的文武二將,越過戰線,偷偷跑到張家台,見一見這一位將來會給他帶來好運的小公主。

楊廣又轉頭吩咐魁岸男人:“子通,你前往長安,將袁先生的話帶給父皇母後。不過,那八字評語不要跟任何人提起。”

子通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字。楊廣小小年齡,帳下居然收羅了隋朝最有名的兩員大將。在這個兵荒馬亂,以戰功立身的歲月裏,他擁有這樣的強勢助力,其誌不小。

韓擒虎束容答道:“屬下明白,請殿下放心。”

答完,韓擒虎好奇地問道:“殿下,如果小公主真的奇醜無比,你娶是不娶?”

楊廣答:“做大事者,何在乎妍醜。隻要事成,她不過一虛位罷了,天下美女,還不是任我采擷。隻不過,娶雖娶,心裏始終不樂罷了。”

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居然有如此見識。看樣子,這個楊廣為亂世一雄,心思不夠坦蕩,機心頗為可怕。

十二月初,隋帝派遣使者到梁國,向梁主求四公主生辰。梁主送四公主蕭蒹葭生辰入長安,合之大吉。

梁主封蕭蒹葭為平陽公主,定於次年三月送四公主入隋完禮。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五,陳紀九:隋主既立,待遇梁主,恩禮彌厚。是歲,納梁主女為晉王妃……由是罷江陵總管,梁主始得專製其國。

蕭蒹葭,年僅二歲冊妃,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王妃。

這位小小美人一生裏的傳奇故事,從這一刻起,慢慢拉開了序幕。到底是因為亂世紛擾,美麗成了飄零的緣由,還是二月生女果然命運多舛?

後人有詩歎曰:

平陽池館枕秦川,門鎖南山一帶煙。

素奈花開西子麵,綠榆枝種沈郎錢。

裝簾玳瑁隨風落,庭岸趁暖眠。

寂寞空餘歌舞地,玉簫驚起鳳歸天。

為了慶賀晉王冊妃,隋帝命名新都為大興城。晉王納妃大禮將是大興城裏的第一樁喜事。

同時,罷除隋所設立的江陵總管一職,江陵地界之事,由梁主專製。

梁國,從此由陳國的附庸國,改為大隋的附庸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