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凡間故事中(2 / 2)

站在一旁的李道忠聽使者說還有書信為證,立刻讓使者把信件取出。足足六頁紙上麵全都寫著恒帝的惡行,以及恒朝內部的狀況。當看到最後那紅色的太師印後,李道忠已經確定使者所說全部屬實。沒想到朝中很多老友都被恒帝賜死,李道忠心裏怒氣難抑。

想想多年沒有回去,恒朝竟然變成這個樣子,在痛心疾首的同時,李道忠心裏卻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事實擺在眼前,李道忠不能相信,隻能選擇麵對事實。而一旁站著一直沒說話的軍師,在看到李道忠看信時臉上的一番神色變化後,心裏也是一沉。剛開始軍師還有些不相信使者的彙報,不過現在卻沒任何懷疑。

看著李道忠眉頭緊皺,軍師臉上神色也越發嚴肅,不太好看。等到李道忠放下手中信件,那軍師便直接問道:“將軍怎麼回事?”

麵對軍師的詢問,李道忠臉上痛苦之色更濃。李道忠沒有做出回答,卻直接將手中的信件遞給軍師。那軍師也沒猶豫,接過信件後就仔細地閱讀起來。越看軍師臉上的神色就越嚴肅,很明顯這次事態已經嚴重到極點。不多時,軍師也把六張紙張上的內容看完,對於使者所說的事情確信無疑。看著眉頭緊皺的李道忠,軍師歎了一口氣道:“看來現在恒朝的所有人都知道朝中的情況,唯獨我們還被瞞在鼓裏。顯然這是朝廷有意要向我們隱瞞這些事,不知將軍打算怎麼辦?”

李道忠正在想著該怎麼辦,經軍師這麼一問,便直接開口說道:“現在糧草不多,就算讓士兵們每天隻吃一頓飯,也不能再堅持連一個月的時間。而且這一陣子三軍終日不能食飽,再這樣拖下去,隻會讓軍士們變得更加恐慌。到時便軍士氣大落,就再也無法抵擋敵軍的攻勢。朝廷方麵,我們的要的糧草也無法得到。如果繼續留在這裏,與等死無異,除非我們可以想辦法弄一些糧草來。但是現在到處饑荒,又怎麼能弄到糧草?”說著李道忠也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顯然李道忠也很為難。

聽完將軍的分析後,軍士沒有急著發表看法,而是將原本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如果留在這裏等待我們的就是全軍覆沒,但是沒接到朝廷命令就退出邊關,也是犯罪。說不定朝廷還會派軍來討伐我們。現在主上昏庸無能,惡行累累,討伐將軍也極有可能。到時候在沒有糧草供給的情況下,邊軍自然不敵禦林軍。

在外敵和內敵的夾擊之下,恐怕邊軍還是會全軍覆沒。現在連離邊軍最近的臨水關已經被朝廷占領,一般人肯定是出去容易進來難,所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人前來通知我們有關朝廷的消息。”說著軍師停了下來,轉而看向還跪在地上的使者。

隻見軍師直接開口問使者道:“你是如何通過臨水關來到這裏?”軍師的一句詢問,引起李道忠的個注意,李道忠也想知道這使者是如何通過臨水關回到這裏。

看出將軍與軍師都在看著自己,那使者趕忙回到:“屬下經過臨水關時,的確有朝廷親兵把手。看著出行的人都要受到盤問搜查,屬下知道要從那些守軍眼前混過去很難。直到遇到一群放牧的人,就著裝成放牧的人,險險躲過守軍的探查。當時書信放在羊身上,夾在羊毛裏就安全地帶了出來。由於沒有馬騎,屬下一路奔跑才會落得現在這幅模樣。”

使者這麼一說,兩人看到使者身上穿的衣服還真是放牧人穿的那種衣服,兩人都放心不少。這時軍師又開口道:“現在朝廷肯定不想將軍收到消息,依屬下看現在將軍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對朝中的事情裝作不知,堅守邊關和敵軍作戰,當然這樣做最後三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第二種選擇就是將軍帶兵回京,誅殺奸臣,然後協助太子安定整個國家。”

軍師的提議,響在李道忠耳邊。李道忠如何不明白邊軍已經沒有退路,隻是違背聖命的事李道忠也不想做。帶兵回京,如同造反,為恒朝效力多年,李道忠不想背負上造反的罪名。想想李道忠便開口說道:“如果帶軍攻打京都,豈不是與造反無異,這樣無疑會讓我背上不忠不義的罪名。我已為恒朝效力多年,如何能做出這樣的事來,我看此事得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