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①。夏,翬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六月壬戌,公敗宋師於菅②。辛未,取郜③。辛巳,取防④。秋,宋人、衛人入鄭。宋人、蔡人、衛人伐戴⑤。鄭伯伐取之。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注釋
①中丘:魯地名,故城在今山東臨沂的境內。②菅(jiān):宋國地名,在今山東單縣北。③郜(gào):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成武縣東南,後來被宋國滅掉。④防:宋國境內的一個地名。⑤戴:姬姓國,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譯讀
隱公十年二月,魯隱公在中丘會見齊僖公、鄭莊公。後來,三方結盟,並且開始商量討伐宋國的計策。夏季,羽父事先與齊僖公、鄭莊公的軍隊會合,然後進攻了宋國。
六月七日,隱公在菅地打敗了宋國軍隊。十五日,鄭國軍隊進入了宋國的郜地。十六日,鄭國將郜地歸還給了魯國。二十五日,鄭國軍隊又進入宋國防地。二十六日,鄭國又將防地歸還給了魯國。
其實鄭莊公在土地歸屬權這個問題上做得非常公正無私。他憑借天子的命令討伐那些不來朝見的諸侯,然而他自己並不貪求那些諸侯的土地,而是將這些地方用來犒賞王室封爵的國君,可以說是準確掌握了治國理政的本體了。
秋季,七月五日,鄭國軍隊回到國都遠郊。這時宋國、衛國聯軍侵入了鄭國。於是,宋國、蔡國、和衛國一同進攻戴地。八月八日,鄭莊公包圍了戴地。最後,鄭莊公攻下了戴地,並俘虜了宋國、蔡國、和衛國的所有軍隊。
當時,由於宋、衛兩國的軍隊入侵鄭國後,才通知蔡國軍隊攻打戴地。所以蔡國人非常生氣,便沒有積極配合宋、衛的軍隊討伐鄭國,所以才導致了這三國軍隊慘敗。冬季,齊軍、鄭軍攻入郕國,為的是討伐郕國之前違背了天子的命令。
隱公十一年
春,滕①侯、薛②侯來朝。夏,公會鄭伯於郲③。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④。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⑤。
注釋
①滕:諸侯小國,在今山東滕州。②薛:諸侯小國,任姓,在今山東滕州以南。③郲(lái):古地名,中國春秋時屬鄭,在今河南省境內。④許:許國。⑤薨(hōng):君主時代稱諸侯或大官等的死。
譯讀
隱公十一年春天,滕侯和薛侯前來朝見魯君,兩人爭執行禮的先後,都想先受封。於是,隱公派羽父向薛侯商量,薛侯才同意讓滕侯先行朝禮。
夏季,隱公和鄭莊公在郲地會見,策劃進攻許國。七月,隱公會合齊僖公、鄭莊公開始攻打許國。初三日,鄭國的軍隊全部登上了城牆,占領了許國。最後,許莊公逃亡到了衛國。
戰爭結束後,齊僖公打算把許國讓給隱公。但是隱公卻說:“君王說許國不交納貢品,所以我才跟隨君王去討伐許國。現在許國既然已經認罪了,雖然君王有這樣的好意,但是我不應該參與這件事。”於是,君王就把許國領土送給了鄭莊公。
鄭莊公讓許國大夫百裏事奉許叔主持國政,並讓他居住在許國東部。君子認為,鄭莊公在這件事上做得很合乎禮。禮是治理國家,安定社稷,使百姓尊卑有序、造福後代的手段。
當許國沒有法度時就討伐它,服罪以後就又赦免它,正確估價自己的德行與人相處,根據自己的力量去處理問題,選擇有利時機後采取行動,而又不累及後人,就可以說懂得禮了。
冬天,羽父向隱公請求殺掉桓公,因為他想求得太宰的職位。但是隱公說:“過去因為桓公年幼,我才代為攝政,如今他已長大,我打算把國君的位置交給他。我已經讓人在菟裘建造了房屋,準備在那裏養老。”
羽父聽後十分害怕,所以他便反過來又在桓公那裏詆毀隱公,挑撥桓公殺掉他。
十一月十五日,住在寪氏那裏。於是,羽父便讓壞人將隱公殺害了。隱公去世後,桓公被立為國君,並且討伐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