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管仲的致富方略(2 / 2)

“我們就再用富餘的黃金去收購別國的緊俏商品,炒作日用品的物穀,那時候各國的市場都操縱在我們手裏!打個比方啊……”

“以燕國富商的名義向一些小國訂購大批的蠶絲,那些小國必然貪圖小利,命全國農戶養蠶抽絲,荒廢種糧養豚;‘燕商’假遁毀約,讓他們既得不到金銀也沒有糧食可吃;我們再以齊國王室的名義低價購買他們的蠶絲……他們不僅樂意低價出售蠶絲,還得高價購買我國囤集的糧草!到那時候,齊王宮財大氣粗,天下的諸侯們敢不向我們低頭示好?”

靈兒目瞪口呆,敢情管大夫就是後世‘溫州炒房團、炒煤團’的祖師爺啊!

小白喜形於無色,隨即又有些憂慮,“這些法子如果執行得順暢,軍器就能充足,齊王宮也不會再為錢財發愁,隻不過齊國經了這幾次戰亂,兵將大損,這件事如何解決呢?”

管夷吾早就想到這一點:“兵不在多貴在精!按周王朝的律令,我國軍隊不得多於三萬人,我們不如以民為兵,軍政結合,那樣的話,主君更便於探製兵力,以免再發生前次襄公被逆臣奪了兵令的情形。

風逸急忙對管仲拱拱手,“請問管大人,你說的軍政合一,是怎麼一回事?”

管夷吾對上風逸精光閃爍的眼睛,不由得愣住了:此人目光如炬,有帝王之氣!直到齊王咳了兩聲,管仲才回過神來。

“我國現有二十一個鄉,工商之鄉有六個,他們用來經商交稅就足夠多了;士鄉是十五,可以用來訓練成兵將。凡是士人之家,每家必須出一青年男子當兵,五家為一伍,十伍為一裏,四裏設一連,十連做為一鄉,五鄉合立一師,一萬人合為一軍;這十五個鄉總共能出三萬軍人。”

“這些兵將本為同鄉,從小在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上陣可以互相照應、拚死抗敵。主君有了這三萬精兵,足以橫行於大周天下!”

這話聽得齊王與風逸血脈噴張,隻有靈兒聽得昏昏欲睡;風逸心中暗歎:自己若是早將管夷吾奉為上卿,齊國焉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他看向管仲的眼光既是失落又是困疚。

薑小白想到的卻不是這些,他覺得管仲的主意雖好,卻是遠水救不得近渴,‘銷山為錢,煮海為鹽’的計策總得要個三四年才能見效益。他現在手頭上就緊得很哪。

管仲也想到了這一點,他不再做聲,想挑個好時機把他那個驚世駭俗的主意說給主君聽。

小白看見二姐坐在一旁,頭一點一點地,知道她對這些政事不感興趣,便提議道:“許久沒到王城兵營中訪查了,王、淩二位統領可想去看看我們的軍中兒郎?也好順便宣布齊國軍符由你們二位掌管,令他們聽令你二人指揮。”

風逸點點頭,“我和夫人隻是暫時保管虎符,等到國情安穩;便將虎符交還於殿下,殿下還得自己在軍中立威才行。”

小白笑笑,“此事過些日子再說,就看齊國現在的狀況,沒有個十年八年的恢複不了元氣。”

靈兒早戴好了麵具,“走啊,在宮裏好生氣悶!我們騎馬去,別坐車了。”

齊王一向喜好穿得漂漂亮亮的,他讓其他人在門外等著,自己換了一件淺紫繡金的胡服,以便於騎馬;雲姬生前喜愛紫色,常給自己的孩子們做紫色的綢衣穿,小白直至今日,仍是喜歡穿著深深淺淺的紫衣。

此時臨緇城裏來來往往的行人乍一看去就是一片片行走的‘茄子’:因為大臣們看見主君愛穿紫色衣服,也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上朝的時候,從齊王到文武百官全都穿著紫色朝服,殿堂上下一片紫色,在陽光照射下,泛起一片紫光。

文武百官都穿紫色衣服,影響到王城內外各行各業的人也都穿上紫色袍衫。城裏人穿紫色衣服,鄉下人向城裏人學習也都穿上了紫色衣服,一時間紫色衣服成了齊國最流行的時尚。

市集上、作坊裏,紫色布匹、紫色衣服供不應求。紫色布匹的價格也一天比一天高,甚至五匹白布頂不上一匹紫布。

靈兒聽到管仲方才在門口嘀咕這一怪事,便想著提醒小白以後少穿紫衣;少用點心思在妝扮上,以便於平和民心、安定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