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天天吃魚的崇高理想(1 / 3)

齊王一行人騎著駿馬出了王城;小白著紫衣戴金冠,胯下一匹沒有一絲雜毛的白色神駿,一名紅袍高冠的大夫、兩名銅具遮麵的將官策馬護在他的左右;後麵還隨著一眾年輕精壯的黑衣侍衛。一時間,路上的行人紛紛駐足觀望。

小白不時瞄著路邊行過的少女,聽到齊女們不加掩飾的歡呼,俊秀的麵孔愈發的神采飛揚。

風逸冷然提醒一聲,“現在是非常時期,你還是用些心思在治國上吧。”

管仲也打馬跟近:“王統領言之有理,後宮婦人甚多,費用開支……也甚是巨大滴,”他看齊王的臉色極為不悅,忙改口道,“臣這一路上又想到一些興國的良策……”

“仲父請講。”小白終於把目光從路邊的姹紫嫣紅中收回來。

“臣以為,‘禮義廉恥’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這四個方麵不大力宏揚,國家走下坡路或滅亡都是很有可能的;現在君主想要製定國家新的政令,必須對臣民重新進行這幾個方麵的教育。”

小白不解地問:“這些不都是魯國那些酸腐的儒士常常念叨的嗎?魯國揚文抑武、重視禮教,也沒見他們的國民有多強盛啊?他們口口聲聲仁義道德,弑君奪位、巧搶豪奪的事,魯人也沒少幹哪?”

管夷吾沉吟了一會兒才回答,“很多時候權欲、利欲的確會勝過理智、蓋過做人的原則;可是若不在國民中樹立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樂天安命’的思想,是不足以讓王權穩固滴!”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風逸若有所思。

“是啊,王統領,管某舉個現實的例子……主君請恕老臣直言了。”

“仲父但說無妨。”

“當年,薑彭生在紀國被魯國先君暗箭重傷;後來公子彭生借姬允到魯地為襄公主婚之際,暗中拉殺姬允!襄公為平息魯人的怒氣,隻得殺了公子彭生為姬允抵命;再後來襄公在姑棼狩豬時,死於薑彭生的厲魂寄生的野豚口中……此不是一報還一報麼?”

小白尷尬地望望風逸,風逸卻沉默不語:後來他聽鐵木說過當時‘薑諸兒’罹難的場景;‘薑諸兒’是死在自己的貼身侍衛‘費’手中的,那個侍衛自盡之前說出:他是為報薑彭生對他家的恩情,才出手暗算‘齊王’的。如此說來,恩怨相纏、一報還一報確是真的。

“隻有這樣,才有了立國之本,才能立法如山,才能令行禁止,國家也才可能重振威風。”

管仲沒看到王統領眼中的落寞,繼續講他的安民大計,“要臣民真心接受您的統治,認定您是他們唯一要效忠的主子;您必須要先愛護他們,先付出您的愛心,才能收獲到廣大子民的忠心擁護。”

這條寬闊的官道盡頭就是臨緇的軍營所在,軍營不遠處是民城的南大門;在齊王行至的這個位置,已經能遠遠望到軍寨的門樓,薑小白急忙勒住馬,認真地請教管仲,“怎樣才算是愛護臣民呢?襄公生前行過減免賦稅的政令,平民百姓們甚是高興愛戴;可是士大夫們的收益減少、滿腹怨言,以至於——”他小心地看了一眼風逸,住了口。

管仲向小白拱拱手解釋道:“貧富這兩個階層當然是有矛盾的,主君要做的不是傾向於哪個階層,或者把兩種人的收入平均化,而是想方設法讓他們安於其位。”

“朝臣治理好屬地、族長治理好家族,就給他們合理的報酬,做不好的就那他原本的報酬扣除一部分獎賞給工作傑出的;這樣臣民之間、百姓之間才能覺得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對主君有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