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忽視了“老年病”(2 / 2)

七月二十五日清晨,嘉慶帝病情加重,麵色顯得蒼白浮腫,痰湧不斷,呼吸困難,已經不能下地了。皇次子、皇四子在一旁守護。旋即,病情加重,胸口悶痛,語言不利,但仍堅持處理政務。到了午後,嘉慶帝的病情急劇惡化,因痰湧堵塞氣管,呼吸更加困難,已經無法說話,時醒時昏,處於彌留狀態。到了下午,連建儲密詔都沒有來得急找出來,嘉慶帝就在承德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駕鶴西去了。遺命皇次子繼承皇位,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其實,嘉慶帝平時雖然少病,“聖躬甚健”,但從清宮醫案看,他不滿60歲就患了高血壓和冠心病等老年常見病,眼皮鬆馳肥厚,手掌柔軟無力,腹部肥大,雙腿毫無彈性。這一切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都是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症狀,像他這樣年已“花甲”之人,根本不能從事跑馬這種劇烈運動,血壓、心肺都受不了,也不能過度勞累。可由於他的固執,偶然而肆意地騎馬狂奔,最後因運動過度、發汗感冒中暑而誘發痼疾,喪了性命。

嘉慶的臨終脈案這樣記載:“七月二十五日,李澍名、蘇鈺、楊慶祥、王殿安恭請皇上聖脈六脈全無。原係外感後,又因勞動複傷中氣,耗散津液,濕痰上壅,喘汗交作,神脫氣散。吹通關散無嚏,於本日夜升遐。”

臨終脈案表明,嘉慶當時的症狀是邪實喘聲重,痰氣上壅,喘汗交作,至夕益甚,出現脈象虛軟等“神脫氣散”之候,類似於現代醫學所說的因感冒、體力活動過度誘發的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在當時沒有打針、輸液、吸氧等監護條件下,雖然禦醫采用了清熱代茶飲、參麥定喘湯、通關散等切合病機的治療措施,但因藥力難以勝病,還是未能把嘉慶帝搶救過來。

小貼士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麵的。現代人的預防措施主要是以下幾點: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合理膳食,戒除吸煙等不良嗜好,避免有害刺激;保持個人衛生,避免長期臥床以及呼吸道感染、便秘、過勞、跌倒及其他意外刺激發生;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做到對老年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