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地間的異能、神通可以達到通天地、達幽微的神奇,亦是我們傳統知識係統內的合理想象。因此,要理解中國文明,“天人之際”的問題是必須麵對的基本問題。“天人之際”的界定,既是華夏世界的時空建構,又是對人世的定位。這是中國文明的基本立足點。
……
這些神靈在民眾的信仰中彼此各司其職,獨立存在,既沒有一定的譜係,也沒有其他方麵的聯係,隻是共處於“天人”世界的一個等級點上,因而不具排他性,可供奉於同一處神廟中。義和團運動當中的一篇揭帖,便生動地反映了帝國民間信仰的這一特點。
玉皇巡查中國事務前唐封齊天大聖平堅猴孫,為出示曉諭中國奸賊賣國事:將邦賣與洋鬼子,鬼子到處起鬼堂,明則傳教,實則開娼。耶穌太子,王八鬼王,流傳醜教,敗壞綱常……
拜上中國王爺,拜上侍郎,拜上督撫司道,拜上府縣正堂,拜上將軍提鎮,文武大小商量。……第一求保三教,第二求護綱常,第三求保社稷,第四求護農商,五保黎民妻子,六護貴府閨房,官員若不保護,百姓自立主張。各存良心一點,報答天地三光,報答聖賢仙佛,報答大清聖皇,報答祖宗父母,各圖萬古流芳……
當然,那些唆使民眾暴亂的神靈自然要受到懲罰。據說1846年,蘇州昭文縣發生地租衝突,蘇州知府桂丹盟平定反抗活動後,“下令逮捕地方神祇,因為他們參與煽動地方抗稅。他指示把塑像捆起來運往昭文縣城,擺在城隍廟裏示眾,以警告其他同樣可能被上上大吉的天神感應所鼓動的鬧事者。一年以後,神像服刑期滿,被正式的儀仗抬回梅裏鎮,全程都有恰如其分的鼓樂伴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