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軍事文化曆史
首頁>社科總館>曆史雜談>皇帝治下的中國>肆 天人之際(3)
肆 天人之際(3)嚴光輝雲南人民出版社
靈魂的普遍信仰長久地被尊崇,祖先的靈魂、小團體的保護神、萬物的精靈,仿佛千差萬別的地方信仰共存於一個體係之下,這種泛靈論的信仰以其比較原始的形式存在於大規模的、分散的、交流的社會之中。靈魂世界猶如凡人世界,他們的組織結構和行為模式甚至直接與凡界相應。神靈們總是同現實世界中的凡人一樣,關心自己的貢奉,同時照拂或者懲戒凡世的人們。超自然的力量又具一種擬人格化的存在。這種基於宇宙普遍關聯的想法,是各種神異現象的有力說明,它既是現存現象的理由,也是預示未來的象征。另一方麵,神靈組成的世界又是偶然的、隨機的,其前提是將宇宙萬物的靈魂織入一定的等級倫序。
神靈世界與塵世的人們息息相關,人世的功利和秩序無不交織著此種魅力。所有的神靈都是應當受到民眾的尊崇、崇拜。雖然這種譜係有著不可抵抗的官僚化傾向,但其主要特征,仍是:沒有核心的權威,沒有專門化的神職人員和言簡意賅的信條,沒有至高無上的禮儀,沒有要求所有人必須遵奉的原則。對於每一個具體的人,他信仰什麼神祇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認識到宇宙的和諧、人世的安寧,時刻都係於他們信奉神靈之上。等級倫序本身所強調的內在道德訓誡及其和諧,才是人神關注的核心。
因此,帝國信仰與民間信仰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強調“靈驗”。雖然各種信仰形態多樣,地域差異又極大(因地域環境和風俗、神話傳說的影響),還有著漫無頭緒的神靈譜係,但“靈驗”是理解這個世界的關鍵。那些具有“護佑”能力,深入民眾生活所有細節的神靈固然重要,而那些具有無上破壞力的神祇同樣不可忽視。正如世間操生殺之柄的帝王及其統帥的官僚隊伍備受尊崇,而擁有道德倫序優勢者總是令人敬畏一樣,神靈世界也受著民眾的廣泛關注。帝國政府也自覺強化這種傾向:“聖朝法古定製,祀有常經,凡山川之祀,皆視其功德協於義法。”這使民間信仰既充滿著“功利”,又對那些具有破壞力的不穩定力量充滿著憂懼,對那些禍福無關的神靈,自然是冷淡疏遠。這也說明了帝國民間神祇隊伍的擴編與減員,其根據均在於“禍福”能力。
上章下章 [←]快捷鍵快捷鍵[→]
回到目錄回到讀書首頁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最具改革精神的皇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
李鴻章政改筆記:大清官場筆記自揭裱糊匠一生吾國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實實把現居之屋裱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