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天人之際
周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在宗教觀念上的敬天,在倫理觀念上就延長而為敬德。同樣地,在宗教觀念上的尊祖,在倫理觀念上也就延長而為宗孝,也可以說,“以祖為宗,以孝為本”。先祖克配上帝,是宗教的天人合一,而敬德與孝思,是使“先天的”天人合一延長而為“後天的”天人合一。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
據統計,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從海燈傳奇到耳朵聽字,從蒙眼辨物到人體導電,中國的各種“神功異法”多達五千種,吸引的信徒更是成千上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信息水、信息茶諸般妙用自不必說,口氣大的聲稱大興安嶺的森林火災是他發功撲滅的,甚至可以運功幹擾他國的核武器,而有的“神功創立者”則自稱每天定時向全球信徒發功,所有的信徒都可以吸收到他的“信息”,極致者甚至教人自願自焚以進入“鋪滿金子”的天國之路……據說有許多“大人先生”還對這些歪理邪說深信不疑,並名之為“生命科學”。
從曆史上看,這種“神功奇跡”的數目更是大得驚人。可以說,中華文明,有著產生此種“神功奇跡”的肥沃土壤。追溯其源,我們的傳統中曆來就有兩個知識係統:一是探討安邦治國、人倫道理的知識,或者說社會治理知識;一是關注天地神人關係的術數方技傳統。術數方技知識又包括兩個方麵:關於大宇宙即“天道”或“天地之道”的知識,關於小宇宙即“生命”、“性命”的認識。在這兩套體係中,人道是天道的複製,天道與人道相符,即所謂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這套知識體係,與中華文明中“親緣關係一鍋粥”的熬製相仿,落實在“天地神人”的關係上即是“天人世界一鍋粥”。研究“天道”的數術,涉及天文、曆術、算術、地學和物候學,乃是以人事的角度作為解釋的基礎;而“方技”所涉醫學、藥劑學、房中術、養生術等,則以人之小宇宙而混合之。天人之間互相感應、相互關聯,這與西方文明中天道是天道、人道自人道的觀念極為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