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對分娩的恐懼
作為第一次生育的準媽媽來說,對分娩有些恐懼是正常的,但過度的恐懼對分娩是極為不利的。心理因素是在決定分娩是否順利的條件之一,分娩是一個母嬰都參與的應激過程,過度恐懼對準媽媽的分娩應激原的發揮有影響。所以,準媽媽在分娩前要調整好心態,減少對分娩的恐懼。
造成恐懼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我們希望通過下麵的分析幫助準媽媽們解開恐懼的心結。
①最常見的恐懼原因就是害怕分娩帶來的危險,古時候說:“女人生孩子,生死隔層紙”,也就是說,生孩子的過程中意外死亡是隨時可以發生的。其實,那是因為以前醫療條件極為落後的緣故,現在準媽媽都做產前檢查,醫生在了解母體和胎兒的情況後決定合適的分娩方式,發生危險的可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以我國現在的醫療技術,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發生意外情況的幾率都是非常低的。準媽媽們不要把分娩當作一件嚴重的事情來考慮,應該相信自己選擇的醫院和產科醫生。
②害怕分娩痛,是產生畏懼的又一常見原因。“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分娩的疼痛是難免的,也是劇烈的,但這種痛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所以你要鼓勵自己,產痛畢竟是有時限性的,要相信自己咬咬牙一定能挺過去。如果是對疼痛耐受力特別差的準媽媽,也可以預先和你的產科醫生商量采用無痛分娩法。
③還有的準媽媽因為過度擔心胎兒的健康,到了分娩時刻,更為緊張,這種緊張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影響自己的分娩狀態;也有些準媽媽基於家庭壓力或個人偏好,對胎兒的性別過於執著,也加重了對分娩的恐懼,其實是男是女,在精卵結合的一刹那已經決定,準媽媽應抱平和的心態接受現實。
④另外,對分娩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也無形中造成準媽媽心理上的不適。準媽媽可以在分娩前,找個時間到產科病房轉轉,初步有個了解。
知而後有信。要建立對分娩的信心,減輕恐懼,準媽媽們首要就是對分娩的過程及相關情況有所了解,你可以通過一些科普讀物、網絡或者你的產科醫生獲得有關知識。了解了整個分娩過程後,就會以科學的頭腦去取代恐懼的心理。同時,還可以學習一些放鬆和呼吸的技巧,減輕分娩時的疼痛。建立良好的社會和家庭的支持,解除因為分娩帶來的生活和工作的後顧之憂。對生男生女均持“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到分娩準備中去。作為家人,應給予準媽媽精神的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產婦,可以考慮采用“導樂”分娩,讓一個有專業知識的“導樂”在產前、產時及產後全程陪伴產婦,給予生理上的支持和幫助,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是減輕產痛和消除產婦緊張情緒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輕鬆的心情是輕鬆分娩的前提,當你走近分娩的時候,要對自己說的就是放鬆、放鬆、再放鬆。
第40周:喜迎寶寶的降生
胎寶寶的發育狀況
現在,寶寶的頂臀長為38厘米,全身長約48厘米,體重為3.4千克。
從臨床醫學角度看,寶寶已經成熟,隨時都可能出生。腹部的周長要比頭部稍大,脂肪的比例占體重的15%,身體內所有的係統都已經發育成熟。寶寶的腸道裏堆積了一種墨綠色黏性物質,是胎兒所吞食的胎毛等物質的代謝廢物,即胎便。
現在,寶寶的骨骼數量比成人的206塊要多。出生後,部分骨骼會隨著成長逐漸融合到一起。現在寶寶已經具備了70多種不同的反射能力,已做好迎接子宮外麵新生活的準備。
寶寶的重要生命線——胎盤,正在老化,傳輸營養物質的效率在逐漸降低。羊水開始減少,和寶寶身長差不多的臍帶也即將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