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天心月圓 (4)(1 /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擁有鑽石寶藏。你身上的鑽石寶藏就是潛力和能力。你身上的這些鑽石足以使你的理想變成現實。你必須做到的,隻是更好地開發你的“鑽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勞。

騎驢覓驢真可笑,

以馬喻馬亦成癡。

一天月色為誰好,

二老風流各自知。

--宋·蘇軾

祥和三字

一個人應該依靠自己的實力和個人的奮鬥在社會上立足,而不應該依賴別人的提攜或“裙帶”關係,這樣既顯示了你的骨氣,又能顯示你的才氣。

在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裏,老方丈叮囑全體弟子:“誰也不要走進二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麼,和尚們都牢牢記住了老方丈的叮囑。

一個月後,寺廟又新進了一批小和尚。老方丈對新來的小和尚又交代了一次上麵的叮囑。

“為什麼?”這時有個年輕的小和尚小聲嘀咕了一句。

“不為什麼。”老方丈滿臉嚴肅地答道。

坐到自己的蒲團上,小和尚還在不解地思考著老方丈的叮囑,其他的小和尚便勸他好好念經,別惹麻煩。

但這個小和尚卻偏要走進那個房間看看。

小和尚輕輕地叩門,沒有反應,再輕輕一推,虛掩的門開了,隻見裏麵放著一個紙牌,上麵用毛筆寫著:“拿著紙牌來見我,方丈!”

這時,聞知新來的小和尚闖入那個房間的和尚們開始為他擔憂。

但小和尚卻直奔老方丈的禪房。當他將那個紙牌交到老方丈的手中時,老方丈宣布了一項驚人的決定:“從現在起,你被確定為我的衣缽傳人的候選人之一。”

“方丈,就因為我把這個紙牌拿來了?”

“沒錯,我已經等了快一年了,相信你能勝任未來的方丈職位。”老方丈充滿自信地說。

下麵這個故事,說的也是一位高僧尋找一個司馬禪師想要選一個人到大偽山去當住持。

他下令敲鍾集合全寺僧人,然後宣布說:“你們中間誰能當著大家的麵出色地回答我一句話,我就讓他去大偽山當住持。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但是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司馬禪師拿起一個淨瓶說道:“這個不是淨瓶,是什麼?有誰能回答?”

眾僧抓耳撓腮,麵麵相覷。分明是淨瓶卻不能稱作淨瓶,那稱作什麼呢?華林和尚也在那裏不知所措。

這時候來了一個蓬頭垢麵的和尚,他說:“讓我來試試!”眾人一看,原來是寺內專幹勞役的雜務僧。都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燒火做飯的,居然也想試試!”

司馬禪師問道:“你叫什麼?”

和尚沉靜地答道:“靈佑。“

於是靈佑和尚就走上前去從禪師手中接過淨瓶放在地上。然後一腳把它踢出了院牆,轉身就退了回去。

司馬和尚驚喜地叫起來:“這正是大偽山的住持啊!“

既然不是淨瓶那就一腳踢翻好了,何必多說?眾僧目睹了靈佑深得禪機,個個心服口服。後來靈佑和尚便去大偽山當了住持,創立了中國禪宗五大宗派之一的偽仰宗。

常常是那些敢於想常人之所不敢想,為常人之所不能為的人,才能夠真正領略成功的境界。我們看看默雷禪師給我們的教誨:

有一位沙彌南利,每天看著師兄們早晚都到禪堂裏參禪,心裏非常向往,就鼓起勇氣請求默雷禪師準許他也能進入禪堂參禪。默雷禪師道:“學禪要用心,絕不能嬉戲、遊樂,以你小小的年紀實在不適合,等長大一點再說吧!”

南利沙彌不肯罷休,一再懇求道:“禪師!我一定有始有終,請給我機會。” 默雷禪師不得已,隻得允許道:“好!注意聽,你可以聽到兩手拍掌的聲音,現在你進入禪堂,給我舉示一隻手的聲音。”

沙彌一鞠躬地退出法堂,用心思量這個問題。他從窗口聽到不知何來的演奏樂器聲音,高興地叫道:“我會了!”於是便到禪師麵前將聽到的聲音演奏給禪師聽。

默雷禪師指示道:“不是!不是!那不是隻手之聲。”

南利心想:那種音樂也許會打岔,於是便搬到一個偏僻寂靜的地方,思量什麼是“隻手之聲”,忽然聽到水滴聲,便馬上跑到禪師的麵前,模擬了滴水之聲。

默雷禪師聽後說道:“那是滴水之聲,不是隻手之聲。再參!”

南利沙彌隻有打坐,諦聽隻手之聲,毫無所得。他每天聽到的是風聲、蟬聲、蟲鳴、貓頭鷹叫,三年來,往默雷禪師處跑了十幾次,都被否決了,到底什麼是隻手之聲呢?他觀照禪心,終於進入了真正的禪定而超越了一切聲音。

南利沙彌最後說道:“原來世間的聲音都是無常的,隻有隻手之聲,那種無聲之聲才是‘隻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