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熊#pageNote#0
這一天正是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獵人走出門來看看天色,就叫喚他的兒子,準備獵槍、子彈和幹糧,到山中去打獵。他的兒子是個小獵人,最愛打獵,本領比他父親還高。因此他父親非常歡喜他,每次出獵,必定帶他同去。
小獵人興高采烈地準備用具和食物,就跟了大獵人一同入山。因為天氣太好,他們父子兩人準備在山中打一天獵,中飯也不回來吃,所以要帶幹糧。他們的幹糧是兩個麵包、兩隻粽子、兩隻廣橘和一袋水果糖。小獵人在路上想:這一個上午,可以打得許多鳥雀,說不定可以打得一隻野雞。肚子餓了,選一塊青草地,同爸爸兩人坐著吃粽子,吃麵包,吃廣橘和水果糖,吃飽就躺在青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下午再打許多鳥雀,說不定可以打得最好吃的斑鳩。然後背著許多野味回家,晚上還有一餐最美味的夜飯呢!
果然,這一上午打得了許多野味,有麻雀,有野雞,有斑鳩。大獵人提了一部分,小獵人背了一部分。兩人走到一處山腰裏,一道小溪的旁邊,太陽光照著的青草地上,放下東西,相對坐著開始野餐了。大獵人檢點一隻一隻的死鳥,計數一下,還是小獵人打來的多,而他自己打來的少。他稱讚他的兒子能幹,握住他的兩手,表示疼愛。小獵人心中高興,對著父親微笑,兩人就合唱《幸福的家》
的小曲。太陽和暖地照著,溪水潺溪地流著,山上的杜鵑花默默地笑著,蝴蝶翩翩地飛著,父親和兒子親愛地唱著。這光景真是一幅美麗、和平、慈祥、幸福的圖畫。
吃飽了幹糧,唱完了歌,小獵人立起身來,站在溪邊看風景。他向小溪的上流眺望,忽然輕輕地叫道:“爸爸,你來看,這雪白的一團是什麼東西?在那裏動呢!”大獵人立刻從草地上爬起來,走到溪邊向上流一望,說聲:“啊喲,不得了!”小獵人忙問:“什麼?”大獵人不作聲,向腰間拉出望遠鏡來一窺,就遞給小獵人。小獵人一窺,也叫一聲:“啊喲,不得了!”原來是一隻大白熊,坐在溪邊飲水!幸而兩人沒有被它發現。假如他們父子二人正在歡笑唱歌的時候,被這熊聽見,它一定悄悄地走到這山腰裏來,把父子兩人吃掉!熊的腳底下有一塊肥厚的肉,叫作熊掌,踏在山地上,好像我們穿軟底鞋子,毫無聲音。父子兩人不曾提防,來不及抵抗,一定死在它手裏的!好危險啊!如今父子兩人先發現熊,而熊不曾注意他們。他們都是有槍的,熊就一定要死在他們手裏了。
父子兩人,裝上槍彈,緩步低聲,靠溪邊的亂草掩護,悄悄地走向熊坐的地方去;同時張大眼睛,密切地注意熊的動作,不要被它發現了追趕過來。熊的後足坐在溪邊的石上,前足在溪
中弄水,有時向左,有時向右,好像在撈取什麼東西。因為距離還遠,望不清楚。熊頭轉向這邊的時候,父子兩人一齊蹲下來,伏在草間,防它看見;熊的頭轉向那邊的時候,父子兩人就站起來走。越走越近,到了槍彈打得中的距離,父子兩人停步,蹲在一大叢茅草後麵,把槍口插在茅草中間,向熊瞄準。熊並沒有注意,管自弄水。
“砰”的一聲,小獵人一槍彈正中在熊的項頸裏。但見熊身略略顫抖,以後就兀坐不動。又是“砰”的一聲,大獵人的槍彈正中在熊的肚皮上。但見一條鮮血,從傷口湧出,流到石上,在雪白的熊毛上畫出一根很粗很紅的垂直線。但是那熊依舊兀坐石上,兩前足伸起,如像一個人拜揖的樣子,一動也不動。隨後項頸裏的創口也流出一條血來,又在雪白的熊毛上畫出一根很粗很紅的垂直線。兩個獵人都覺得很奇怪。這兩槍明明是致命傷,何以這熊不倒下去,卻兀坐不動呢?難道這不是熊而是無生命的東西麼?再用望遠鏡細看,一點不錯,正是一隻大白熊,兩眼緊閉,兩前足縮起作拜揖狀,兩後足蹲在石上,兩條血汩汩地流著,在望遠鏡裏都可以明白地看出。然而為什麼兀坐不動呢?小獵人想走上前去看個究竟,大獵人阻住他,說:“再開一槍,打中它的頭部,方才可以放心走近去。”小獵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