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火車龍頭#pageNote#0

這是我小時候聽人講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事,現在講給小朋友們聽。

火車龍頭,其實應該稱為“機關車”。那時的中國人對龍有興味,曾把郵票稱為“龍頭”,又把機關車稱為“龍頭”。現在我講的是鬥,稱為“龍頭”,有趣一點。火車龍頭,是鋼鐵製造的一架大機器,我想多數小朋友是見過的;即使沒有見過,在常識書中,一定是大家讀到過,而且大約知道其構造和作用的。

話說某大都市鐵道輻揍,比我們的上海複雜得多。他們所用的龍頭,也比我們多得多。有一年,鐵路局裏的人發現有四個火車龍頭用得太久,已經很舊;再用幾個月,就不能用了。龍頭雖然用鋼鐵製成,但天下沒有不壞的物質,龍頭用得太久了,壽命也會告終的。鐵路局就須得另造四個新龍頭來代替它們。但是,造新龍頭工本浩大,鐵路局覺得有點肉痛。他們就用心思,動腦筋,希望不費一文,而拿四個舊龍頭去掉換四個新龍頭;最好呢,掉換之後再倒貼一筆錢。他們真是死要便宜。

但是小朋友們不要笑,他們死要便宜,果然能夠達到目的。非但四個舊龍頭換得四個新龍頭,又賺了一筆錢;卻又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你們想,用什麼方法得來?其方法便是“鬥火車龍頭”,這真是挖空了心思而想出來的玩意兒。

他們在郊外選一塊

廣大的空地。在這空地上,臨時造起鐵路來。鐵路長六十裏。在六十裏的中點的軌道兩旁,臨時搭起竹籬笆來。竹籬笆是圓形的,把鐵路圈在裏頭。也就是鐵路穿過這圓形,成了這圓形的直徑。竹籬笆很大,其直徑大約有兩裏長。這場子的情狀,小朋友們大約可以想象:就是六十裏的鐵軌的正中央,造一個直徑兩裏的圓竹籬,其直徑上造著鐵軌,鐵軌的兩端,各自圓外延長二十九裏。因為鐵軌的共長為六十裏。

於是在圓籬笆內,鐵軌兩旁,離開鐵軌兩旁各半裏的地方,用繩索攔成界線。表明界線以內,看客不可進去。再去借些木梢木板來,在竹籬和界線之間,臨時造起幾排長凳來,後麵一排最高,前麵的幾排逐漸減低,好像馬戲場內的座位。不過坐在這座位上看的,不是馬戲,而是鬥火車龍頭。

於是大登廣告。標題:

請看鬥火車龍頭!

轟轟烈烈,天下偉觀!

破天荒大表演!

廣告裏詳細說道:火車龍頭,有世間最大的力,可抵七萬匹馬力。因此,又有世間最高的速度,開足速率時,每秒鍾可行××裏。故火車,一方麵使交通便利,為人類造福;另一方麵危險性極大,非當心管理不可。因此,鐵路各站,對於行車,管理非常認真。一不小心,設有兩車互撞,一定死傷許多人命,毀壞許多物資,其結果之殘慘,不可想象。

但人類

是萬物之靈,既有偉大的創造力來創造火車,又有偉大的好奇心,想要看看火車互撞而不殘慘的奇景。為滿足人類這好奇心起見,本局不惜工本,情願犧牲四個火車龍頭。並且在郊外某處特辟車場,鋪設鐵軌六十裏,專為表演“鬥車”。今定於某月某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在該場舉行。四個龍頭,分兩次表演。